根據《協議》,雙方將重點合作共建環首都國家公園、“北京西南之腎”、環首都防護林帶、優質果品產業化體系,推進苗木花卉及森林旅游產業的融合互補,合作開展森林資源保護、科技人才交流與培訓等。
環首都國家公園建設,即以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為龍頭,在房山蒲洼、霞云嶺、史家營、十渡等鄉鎮與河北保定淶源、淶水等縣,共建“百草畔—野三坡”環首都國家公園,提高生態涵養能力。
“北京西南之腎”建設包括:將河北保定涿州百尺竿鎮約206平方公里水域,與北京房山長溝國家泉水濕地公園共同規劃建設,有機連接形成萬畝濕地公園;將保定涿州碼頭鎮及義合莊鎮約20平方公里區域、永定河沿岸義合莊鎮約20平方公里區域列入與房山區合作范圍,共同建設萬畝濕地公園和森林公園;在保定淶水縣拒馬河流域與房山區張坊、十渡交叉接壤區域打造拒馬河流域濕地公園。
環首都防護林帶建設,即在房山區與保定市的毗鄰區建設防護林帶,打造風光秀麗的生態帶和城鄉一體化示范帶。
在優質果品產業化體系建設方面,雙方建立現代化的果品深加工基地、供應基地、綠色無公害果品生產基地,充分發揮保定果品大市的資源優勢和房山區的市場營銷優勢。
在苗木花卉及森林旅游產業建設方面,雙方在引種馴化、品種選育、種植推廣應用方面開展技術合作與交流,并就近互相優先采購和供應花卉與苗木;以雙方現有森林公園和風景名勝區為抓手,共同推進森林生態旅游產業融合互補、相互借鑒,共同提升。
在森林資源保護方面,雙方建立森林防火聯防聯絡機制,定期通報森林防火信息,開展聯合執法辦案,互相學習探討先進防火經驗、做法,聯防聯控,協作撲救,避免邊界火災的發生;建立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聯防聯檢機制,加強技術交流、信息共享和相互援助,統一標準、統一時間、統一方法開展統防統治,確保區域林業有害生物一旦暴發,能得到及時有效防控。
雙方將互派干部交流學習,提高干部的綜合能力素質;對一些重大的林業技術難題、課題開展集體攻關,成果共享;共同組織各類林業專業技術培訓。
《協議》還明確,雙方將共同謀劃、統籌規劃、聯手申報、統一實施跨區域重大林業項目,構建一體化現代林業生態和產業體系的合作方式;成立“房(山)保(定)生態建設與保護合作領導小組”,建立大事、要事共同協商、會商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