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在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撈紙工人正在撈制宣紙。
“宣紙質量的好壞外行人很難分辨,市場上普遍存在以次充好的現象,很多書畫紙都在打著宣紙的牌子銷售。 ”
價與市——價格居高不下,產品魚龍混雜
9月6日,秋雨時至,煙鎖群山。記者來到“宣紙之鄉”涇縣,一片群山掩映的大山深處,坐落著中國最大的宣紙廠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
“前幾年宣紙價格漲得厲害,從2011年到2014年間,價格從400元/刀漲到了2000元/刀。近兩年隨著調控力度加大,宣紙價格趨于穩定,但仍是紙中貴族。 ”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文軍介紹,宣紙以前主要是出口日本等國外市場,近年來隨著國內書畫市場的繁榮,宣紙需求量大幅增長,價格也水漲船高;另一方面因具有特殊的保存、收藏的價值,宣紙逐漸成為一些藏家投資的新寵,人為的囤積收藏,也導致了宣紙價格居高不下。
宣紙按原料配比不同分為棉料、凈皮、特凈三種。記者在涇縣宣紙文化園的銷售中心看到,普通紅星牌凈皮四尺2000元/刀,特凈四尺2100元/刀,而一些精品宣紙價格更高,如嚴格按古法制作的乾隆貢宣,市價可達1.59萬元/刀。
“好酒越陳越香,宣紙也是越陳越好。 ”宣紙工藝傳承人朱建勝介紹,由于陳紙書寫效果更佳,價格往往越陳越貴。5年以上的陳紙價格基本上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10年的紅星宣紙可以賣到5000元/刀,30年以上的陳紙,市價甚至可達10萬元/刀。
中國宣紙行業協會副會長邢春榮介紹,由于宣紙質量的好壞外行人很難分辨,市場上普遍存在以次充好的現象,很多書畫紙都在打著宣紙的牌子銷售,導致宣紙市場魚龍混雜,真假莫辨,不僅攪亂了整個宣紙市場,更嚴重破壞了宣紙的美譽度。
“書畫紙是以龍須草為主要原料,通過化學原料強漂出來的,從原料到成紙只需幾天時間,成本遠低于宣紙。 ”胡文軍介紹,一般手工書畫紙成本在70~100元/刀,少數摻檀皮的成本可達150元/刀,而宣紙當前的制作成本在1000元左右,如此懸殊的成本差異,導致市場上以次充好的現象普遍,影響了宣紙產業的健康發展。
“宣紙是涇縣特有的地理標志產品,皮、草、水、技,四者缺一不可,離開了涇縣就造不出正宗的宣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