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下旬,晉江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對內坑鎮一家紙巾廠展開突擊清查,現場查獲假冒某知名品牌紙巾701件,涉案金額12萬多元。當時,該紙巾廠老板張某并不在加工廠內,僥幸逃脫。
兩個月后,張某潛回內坑老家,被民警當場抓獲。據張某交代,其經營的紙巾廠本來也有自己的品牌和包裝,但因為沒有知名度,銷量不好,利潤也很低。
“品牌知名度對銷量影響最大。”張某告訴民警,今年年初,有朋友“善意指點”,他自認為找到了一條提高銷量致富的捷徑。在利益的驅使下,張某決定鋌而走險,于4月初開始組織工人生產假冒某知名品牌紙巾。
【中紙每日觀察】生活用紙屬于剛性需求,我國人均生活用紙的年均消費量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不少品牌企業看到了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紛紛投產,造成生活用紙市場階段性產能過剩,于是,各大生活用紙品牌大打價格戰。與此同時,一些小作坊也被利益吸引,用低廉、劣勢原材料生產,以次充好打出低于市場的價格進行銷售,嚴重擾亂生活用紙市場,加劇市場惡性競爭。
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很多品牌企業已認清事實,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階段調整,但那些規模小、隱蔽性強的小作坊還需政府加強宣傳教育、加大執法力度,見一個端一個,還市場一個清靜。 (評論為中國紙業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