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政策扶持
建設書香社會
從2014年開始,“倡導全民閱讀”已經連續兩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業界對于進一步推進全民閱讀的呼聲依然很高。今年2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開始就《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公開征求意見。中共黨史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汪曉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加快推進全民閱讀的立法進程。《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出臺后,必將對社會各界參與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實體書店的健康發展是推進全民閱讀的有效途徑之一。為此,業內希望有足夠的政策支持實體書店發展。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非國有書業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徐登權希望兩會代表委員在稅收、配套、電商關系三方面關注實體書店發展。在稅收支持上,建議將現行對圖書發行企業的增值稅優惠政策延長或長久施行。同時,對圖書發行企業免征所得稅,形成對行業的穩定、長期、持續稅收政策支持。在配套支持上,把實體書店作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設中配套規劃實體書店,給予優惠政策,減輕實體書店運營負擔,并建議選擇博物館等文化設施中的合適場地,用作實體書店的規劃和建設。此外,在電商關系上,徐登權希望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對電商的價格、折扣,包括新書上市多長時間之內不能打折等制定一些約束性條款,并積極引導實體書店和網上書店融合發展,線上線下一體互動。
中央編譯出版社總編輯劉明清和徐登權的關注不謀而合。在今年北京兩會上,作為北京市政協委員,劉明清提出了在北京發展社區書店(或圖書館)的提案。他向記者表示,希望在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能關注到這一涉及百姓精神生活服務的話題。此外,他還建議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設過程中,多讓行業單位參與進來,將服務做得更專業、更到位。
海豚出版社社長俞曉群也認為,文化繁榮需要實實在在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在稅收方面。國內出版企業以中小企業居多,抗風險能力不強,希望國家能夠對中小出版企業多一些扶持。
深化改革創新
完善法制建設
出版業深化改革是業內關注的另一熱點話題。汪曉軍談道,希望通過推進出版產業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真正起到促進傳統出版與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作用。他表示,出版產業的體制改革,目前還僅僅停留在轉企階段,而要實實在在改制,方可煥發出更大的創造活力;沒有經過股份制改造,不具備公司化運營能力,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確實存在體制機制的“瓶頸”。除此之外,汪曉軍希望國家能夠調整稿酬個稅的起征點,進一步促進創作,繁榮出版行業。
精品內容對于滿足人民群眾的閱讀需求同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劉明清希望兩會代表委員多關注出版界供給側改革的問題。他表示,現在百姓不是不愛讀書,而是因為圖書品種過多,優質閱讀服務提供得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