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下半年幾乎同時開始編制的三大“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發布僅用了3個月;《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 下簡稱“水十條”)發布也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而《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卻直到現在還杳無音訊。
11月29日,在 第四屆環境保護年會暨中國環境治理高峰論壇上,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唐珂透露,“土十條”即將推出。但這個“即將”似乎只是一個虛詞,因為據環保部一位參 與“土十條”編制的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土十條”目前仍在征求各部委意見,尚未提交國務院審議。
據了解,“土十條”的編制涉及到發改委、環保部、國土部、住建部、農業部、財政部等多個部委,各部委之間對“土十條”相關條款尚存分歧。
數易其稿
因為號稱能帶來2萬億的投資,每一次關于“土十條”的風吹草動,總能引發市場關注。
11月26日,《經濟參考報》報道,“土十條”經過幾十稿修改,已經將完善后的文件提交國務院審議,原定計劃今年內出臺可能會延期至明年。
12月7日,本報記者向環保部新聞處發函詢問此事,對方答復稱“有了消息會跟記者聯系”。而去年此時“水十條”提交國務院審議后,面對相似問題,該處的答復則是“送審稿已經報送國務院,最終內容以國務院頒布的版本為準”。
作為環保部“三大戰役”之一,“土十條”將制定我國土壤污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早在2014年3月,環保部常務會議就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土十條”。時任環保部副部長的周建表示,該計劃有望于2014年年內出臺。
不過,直到2015年7月,環保部副部長李干杰在“土壤與生態環境安全——國際土壤年在中國”高層論壇上卻表示,“土十條”仍在由相關部門抓緊編制中。到了9月的2015中國-阿拉伯國家環境保護合作論壇,環保部總工程師劉華則表示,“土十條”已基本編制完成。
11月30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經濟日報》撰文談“十三五”水土氣行動計劃路線圖時表示,環境治理的重點就是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深入實施“大氣十條”和“水十條”,編制實施“土十條”。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水環境規劃部主任王東曾經參與“水十條”編制,他向本報記者表示,“土十條”與“水十條”的編制流程基本一致,開始是由環境規劃院作為技術單位進行編制,環保部也會有一些工作人員參與指導;初稿出來后,環保部內部先進行討論,修改完善后送交國務院各部委征求意見;征求完各部委意見修改后,再征求國務院辦公廳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國務院審議;最后,經過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和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討論后,正式對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