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此次專項整治重點為:餐巾紙、衛生巾、衛生紙、煙花爆竹、兒童用品、洗衣粉、洗衣液、蚊香、餐具用洗滌劑等;重點查處假冒偽劣、無證生產銷售、不符合強制性標準、“三無”標注等質量違法行為和制假黑窩點;重點整治區域為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集中區、質量問題多發區。
專項整治內容為:全面摸查貴陽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底數,全面建立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管檔案,建立完善日用消費品生產企業長效監管機制。結合消費者關注、媒體反映和歷年監督抽查情況,依據強制性標準要求,突出抽查與消費者身體健康密切相關的安全指標。及時公布監抽結果;依法對抽查不合格企業進行后處理,加大對后處理工作完成加大日用消費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將日用消費品列入監督抽查重點,情況的督促檢查,通報后處理工作完成情況;按照規定約談質量問題嚴重的企業。
通過整治,推動生產企業運用防偽、二維碼等技術,建設日用消費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實現產品“身份”可識別、源頭可追溯、信息可查詢,并樹立典型示范,逐步推進日用消費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范圍,探索建設日用消費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中紙每日觀察】生活用紙屬于剛性需求,我國人均生活用紙的年均消費量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不少品牌企業看到了市場巨大的消費潛力,紛紛投產,造成生活用紙市場階段性產能過剩,于是,各大生活用紙品牌大打價格戰。與此同時,一些小作坊也被利益吸引,用低廉、劣勢原材料生產,以次充好打出低于市場的價格進行銷售,嚴重擾亂生活用紙市場,加劇市場惡性競爭。
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很多品牌企業已認清事實,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階段調整,但那些規模小、隱蔽性強的小作坊還需政府加強宣傳教育、加大執法力度,見一個端一個,還市場一個清靜。 (評論為中國紙業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