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經濟狀況看下一個五年計劃實施方向
2015年是“十二五”計劃的收官之年,其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調整情況,是關系到下一個五年計劃實施的關鍵。今年前半年的增長速度總體趨向平穩,就業情況良好,人民收入超過GDP增長7%的速度。單位GDP能耗下降5.9%,外資流入增長速度加快,達到8.3%,說明外資企業看好中國的發展前景。估計下半年的形勢還會有所改善,所以,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應該不成問題。
在這樣的情形下,習近平最關心的是下一個5年的發展狀況。“十三五”的收官年是2020年,那是中國實現第一個100年目標的重要節點。如何保證6.5%或7%以上的發展速度,至關重要,因為這是建成全面小康的物質基礎。
“互聯網+制造業”將托舉“十三五”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支柱,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2008年國際經濟危機之后,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將目光從金融泡沫轉向制造業,推動制造業回歸。但這種回歸,絕不是傳統制造業的再復制和簡單遷移。以德國政府為例,率先提出“工業4.0”計劃,就在要將傳統的制造業與現代信息科學技術進行充分整合,掀起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加快發展以先進傳感器、工業機器人、先進制造設備為代表的智能制造。
過去30多年,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制造業規模上升到世界第一。然而以廉價勞動力和對資源環境巨大消費為代價、以貼牌和代工為主的傳統生產模式,早已難以為繼。“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正是化解困局、促進中國經濟長期強身健體的良方。這二者的結合,將引發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和經濟增長點,為中國經濟升級轉型拓土開路,并將對中國的“十三五”產生重要托舉作用。
“十三五”重點出版物出版藍圖啟繪
《“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編制工作已正式啟動,通知提出了《規劃》編制的10個方面的重點。
一是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共識。
二是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三是著力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四是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五是加強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
六是積極推動文藝繁榮發展。
七是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八是繁榮發展少數民族出版事業。
九是加快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十是精心組織重點主題出版工作。
印刷行業“十三五”面臨機遇與挑戰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升產業創新能力,推進循環經濟計劃,實現印刷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