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慶安縣銀泉秸稈造紙項目6個主體工程建設日前全面完工。
項目于2012年啟動,總投資3.17億元,是慶安縣循環經濟產業重點項目之一。項目6個主體工程包括鍋爐動力車間、原料車間、制漿車間、生產車間、成品庫和污水處理廠,項目預計今年7月建成投產。投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6億元。
此項目主要生產原料為稻草,采用氧漂消毒機械分離秸稈絲技術、水處理爐灰吸附技術、丹麥厭氧技術、好氧技術,實現水循環利用、廢棄物生產免燒磚、厭氧沼氣發電和生物菌肥生產,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中紙每日觀察】每年秋收、農忙季節,很多地區都會燃燒秸稈而出現令人難以忍受的“煙霾天”,對環保污染嚴重。作為農業大國,如何將這些秸稈處理好,是我們必須深思的問題。
目前,利用新技術,可從農作物秸稈、蔗渣、竹子、蘆葦等非木非糧的生物質材料中精煉出生物柴油,而且根據其不同的纖維質不同的處理技術,還能把它們變成紙漿、葡萄糖等多種多樣的產品。像是山東泉林紙業就成功研發出清潔制漿工藝,將制漿過程中產生的黑液變成優質有機肥,一舉解決了困擾造紙行業多年的草漿污染問題。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完善,相信秸稈一定可以大放光彩。 (評論為中國紙業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