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貫徹省下達我市“十二五”節能總任務,以及國家節能減排財政綜合示范城市建設攻堅克難的一年。記者了解到,東莞將通過狠抓電機能效提 升,擴大金融擔保試點,引導“兩高一低”企業全面退出水鄉,積極引入國內外知名節能環保企業等行動,推動綠色制造落地東莞,推進節能工作向縱深開展。
關鍵詞:嚴控紅線
“兩高一低”企業年底全面退出水鄉
要實現節能重任,在現有產業基礎上騰出能耗容量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去年11月,我市出臺了《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兩高一低”企業全面整治與引導退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引導“兩高一低”企業在2015年底全面退出水鄉。
其中,造紙行業成為治理重點領域。除中堂環保專業基地外,年產能20萬噸以下的包裝紙生產企業以及5萬噸以下的生活用紙生產企業要在明年底前退出水鄉經濟區。此外,漂染、洗水、印花、電鍍、制革行業,要在2015年底前依法全面完成推動此類重污染行業企業搬遷進入環保專業基地或者關閉。
市經信局人士分析稱,通過“兩高一低”行業退出,當年可消減能耗約75萬噸標準煤。記者了解到,自從2014年年底市里面要求落實“兩高一低”企業 退出工作后,水鄉各大鎮區便加緊落實,眾多“兩高一低”企業也積極配合當地政府部門,計劃按時退出。以中堂鎮為例,該鎮本次納入 “兩高一低”名單的造紙 企業共16家,全部已填報登記相關信息。目前中堂鎮已有多家企業簽訂了關閉協議,部分企業更是從元旦開始并已經停工。
據悉,截止到今年2月份,東莞水鄉經濟區57家列入“兩高一低”退出企業名單的造紙企業,已有39家企業簽署退出協議。
關鍵詞:電機節能
2015年企業補貼將達3.3億元
電機能效提升是去年我市節能工作重中之重。按照要求,到2015年底,我市累計將完成電機能效提升及注塑機節能改造總功率180萬千瓦,累計年節電 量約9億千瓦時,相當于約30萬噸標準煤。為此,東莞市出臺了《東莞市電機能效提升工作方案》、《東莞市電機能效提升補貼實施細則》,省、市兩級補貼資金 合計將達到3.3億元。
“目前來看,我市電機能效提升總體推廣量和資金的撥付量,位居全省第一。”市經信局節能與循環經濟科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在去年12月和今年2月,市經信局已經先后公示了兩批節能改造補貼資金,共有160個項目分得超過8300萬資金。“今年的補貼才是大頭,我們將每季度進行匯總并實施資金撥付。”該負責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