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南省耿馬縣孟定鎮芒團寨即可聞到白棉紙的芳香,香蕉樹下,一張張晾曬的白棉紙如同潔白手絹。芒團寨是一個以傣族為主的傣、漢、佤族雜居的寨子,因盛產白棉紙而聞名。全寨戶戶掌握造紙技術,其中常年從事白棉紙生產的有48戶,年產白棉紙60萬張,造紙收入占農民經濟收入的三分之一。寨里72歲的造紙藝人玉孟噶老人告訴記者,在孟定延續至今的民間手工造紙,仍然使用著東漢時期的那一套完整工序,是中國古代造紙術的“活化石”。據了解,芒團傣族造紙已有近千年歷史,因為白棉紙具有紙質堅韌潔白、柔軟光滑、久存不陳、防腐防蛀、力撕不破的特點,在舊時被官府用來頒布告示及公文行文,佛寺用來抄寫經文,而如今被銀行用來捆扎人民幣,茶葉集團用來包裝普洱茶等。
玉孟嘎(左)老人和兒媳在檢查剛生產出的白棉紙質量
走進云南省耿馬縣孟定鎮芒團寨即可聞到白棉紙的芳香,香蕉樹下,一張張晾曬的白棉紙如同潔白手絹。芒團寨是一個以傣族為主的傣、漢、佤族雜居的寨子,因盛產白棉紙而聞名。全寨戶戶掌握造紙技術,其中常年從事白棉紙生產的有48戶,年產白棉紙60萬張,造紙收入占農民經濟收入的三分之一。寨里72歲的造紙藝人玉孟噶老人告訴記者,在孟定延續至今的民間手工造紙,仍然使用著東漢時期的那一套完整工序,是中國古代造紙術的“活化石”。據了解,芒團傣族造紙已有近千年歷史,因為白棉紙具有紙質堅韌潔白、柔軟光滑、久存不陳、防腐防蛀、力撕不破的特點,在舊時被官府用來頒布告示及公文行文,佛寺用來抄寫經文,而如今被銀行用來捆扎人民幣,茶葉集團用來包裝普洱茶等。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