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這是全球制造業第一大國——中國的主攻方向,也是世界制造強國瞄準的焦點。在今天舉行的“智能制造:讓互聯網更‘務實’”分論壇上,與會的國內外嘉賓認為,要實現“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的完美結合,進而帶動整個新一輪制造業發展。
智能制造是中國主攻方向
世界制造業將朝哪個方向發展?
法國達索系統總裁兼首席執行官Bernard CHARLES認為,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存在差異。比如美國十分關注智能產品,它主要從系統上設計如何制造,即這些系統不光是進行智能的制造,還要制造智能的產品。
大龍網中國總裁馮劍峰認為,中國制造業在不少領域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與此同時,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并沒有得到較好的滿足。要解決上述問題,一種是學習德國、美國的信息化技術,優化國內的智能制造,精準化生產。另外一種辦法是用智能數據的方法對接全球的中小企業和中國制造業,促進中國版本工業4.0的升級。
向制造強國轉變任重道遠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建成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但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品牌質量水平不夠高,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向制造強國轉變任重道遠。
三一重工高級副總裁賀東東說,中國制造業發展具有很強的后發優勢,可充分吸收歐洲、德國制造業的工藝,法國人設計的想象力和理念等。中國是全球工業4.0最大的試驗場,也是最有可能發生最大奇跡的地方。
須重視大數據和互聯網
互聯網席卷全球,但到目前為止,其依然基本游走在娛樂、傳媒等“虛”的產業,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傳統制造業影響相對較小。
TCL集團董事長兼CEO李東生說,制造業自動化設備水平在過去幾十年中迅速提升,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的設備在生產當中被應用。
“另外,大數據和互聯網的應用在整個生產管理當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李東生說,通過導入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系統就能自動生成決策建議。
“航空業的供應鏈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得到有效整合。以波音787為例,有300多個來自22個國家的供應商給我們提供部件。這是一個非常高效整合的生產流程,這是未來很多行業可以參照的典范。”德勤全球主席David CRUICKSHANK說。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東莞理文造紙廠、東莞市鴻業造紙排污許可證被注銷
- 壽光晨鳴復工復產專題會召開 確保8月30日開機運行
- 2025年1-6月造紙和紙制品業實現利潤總額175.7億元 同比下降21.4%
- 紙業巨頭8月1日集體提價 成本端壓力提升 包裝紙行業月內連發四輪漲價涵
- 廣東省發出造紙行業第一封“反內卷”倡議書
- 2025年上半年新投產74.4萬t生活用紙產能—與去年同期相比產能增量略有上升
- 22億元造紙項目落戶來賓 來賓在南寧簽約年產80萬噸特種紙及高端助劑
- 山東老牌紙企擬建30萬噸制漿項目 含闊葉漿、針葉漿及絨毛漿
- 2024中國輕工業二百強等榜單發布 多家造紙及造紙裝備企業上榜
- 美國新關稅給巴西紙漿和造紙行業帶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