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個問題似乎至今為止仍無人提及:書店如何獲利?今天早上當Shelfie宣布已經完成了其競爭者BookShout在2014年8月份就實現的目標(Shelfie那之前的一個月就在加拿大實現了)時,我就想到了這個問題。
Shelfie已經與獨立書商Harvard Book Storeto達成合作關系,在其哈佛廣場的實體書店中推廣Shelfie的紙質/電子書捆綁搭配。從書店中購買促銷中的霍頓米芙林哈考特圖書的消費者可以使用他們移動設備上的Shelfie應用來下載這本書對應的電子書版本或有聲讀物版本。
這個流程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如果消費者在其他任何零售商處購買了同一本書的新書或是二手書,他們必須對版權頁進行編輯,用Shelfie的應用照一張圖片,然后支付0-3美元來獲得電子書版本(有聲讀物的售價更高一點)。
Shelfie成立至今已經4年了(過去他們的公司名為BitLit),所以這都不是新聞了,不過它卻讓我想到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書商在這其中有利可圖嗎?他們既然沒有銷售電子書,又為什么要參加電子書捆綁促銷的事情呢?
按照Shelfie共同創立者Peter Hudson的說法,推廣紙質/電子書捆綁件幾乎能使他們的銷售額翻倍。他在郵件中是這么寫的,“對于書商來說,好的一面就是紙質圖書現在對購買者的價值更高了,所以他們把我們的標簽貼在書上就能增加紙質版本的感知價值。在我們之前進行的測試中,我們發現紙版的銷售額增長了180%。”
編輯:在這里數學上可能有一些誤導。Hudson的意思是說,銷售額增長了80%,或者說銷售額是之前的1.8倍。
在獨立書商和巴諾書店嘗試銷售意大利面或是3D打印機來營造一種混合書店/酒吧的時候,Shelfie就做出承諾,會讓圖書銷售的利潤翻倍。
不過這里面還有幾個要點。
第一,這個想法還沒有在特定商店中的所有庫存圖書上應用;僅僅在少數幾本圖書上進行了小范圍的實驗。將影響最大化需要使用上文提到的捆綁標簽對所有圖書進行標記,而這又要求Shelfie與圖書商店零售平臺進行緊密的結合。
但是即使進行了緊密結合,Shelfie有限的書目也是一個問題。目前為止,Shelfie已經添加了1300家出版商,但是只有五大出版商中的三家:哈珀科林斯、阿歇特和麥克米倫。
這足以形成真正的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