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時
2009年,我國電紙書進入井噴狀態,銷售量達61.18萬臺,同比增長4倍多,同時銷售額也達13.71億元,同比增長3倍。到2010年,電紙書的井噴態勢依然不減,其中當時作為領頭軍的漢王電紙書總銷量超過100萬臺,同時計劃進入電紙書的企業達上百家,使得2010年被稱為“電紙書元年”。
但是,好景不長,從2011年開始,電紙書的銷售量不斷下滑,2012年后,廠商也陸續退出市場,且公開資料顯示,漢王電紙書在2012年的銷量僅為10萬臺左右,下降幅度極為明顯。此后,雖然Kindle于2013年進入國內市場,掌閱科技也在本月初推出第一款電紙書產品,但仍難以重獲2010年的盛況。
在百道網CEO程三國看來,電紙書在國內生不逢時,“雖然在美國,電紙書的市場占有率能達到30%,而我國也擁有較大的人口基數,但美國之所以能形成市場是因為電紙書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還未主導閱讀市場時就已使用戶養成使用習慣,同時也打通了電紙書的產業鏈,而我國的電紙書市場在產業結構還不完善,也未培養出用戶習慣時就已迎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挑戰,受到極大的沖擊”。
優劣并現
盡管我國電紙書市場受到其他智能移動終端的沖擊,但從目前情況看,仍存在部分市場,主要是針對深度的閱讀愛好者。在該類人群看來,由于自己閱讀圖書時間較長,數量較多,而紙質書隨身攜帶較為不便,同時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長時間觀看眼睛會產生閱讀疲勞,而電紙書能存儲上千本圖書,解決其余閱讀產品的使用問題,因此更熱衷于使用電紙書。
但對于大多數閱讀群體,每人每年平均紙質書閱讀量僅在4-5本?!坝捎诖蠖鄶等碎喿x數量較少,僅用手機就能完全解決閱讀需求,用不到存儲量較大的電紙書”,華文天下圖書公司總編輯楊文軒表示,“另外,目前手機等產品的技術正逐步提升,此前電紙書對外表示的護眼功能也被手機所使用,電紙書的優勢正逐漸減少?!?/p>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們已經進入碎片化信息時代,微信、微博也在傳遞大量信息,甚至是圖書里的精華內容,占據了較長時間,這進一步影響到人們進行真正的圖書閱讀。
困局待破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電紙書的未來發展勢必會面臨較大的沖擊和競爭,并有很多業內人士認為,電紙書終將會被其他產品所取代,它只是一個過渡性產品,所擁有的市場規模在逐步縮小,直至消失。但與此同時,也有少部分人認為,電紙書通過突破自身的局限,仍能獲得小部分市場,有與手機等產品并存的可能。
“目前電紙書有一個亟待突破的問題,即嚴重缺少優質內容。雖然已有的電紙書產品均聲稱自己擁有上百家出版社資源,但相較于紙質書,數量仍較小,且隨著多家電紙書產品之間的競爭,不僅沒有形成1+1>2的作用,反而為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將優質內容分散開來,這也將會損害深度閱讀愛好者的使用感”,程三國表示。
而楊文軒表示,電紙書產品若作為獨立的商業產品沒有太大開發價值,但若作為內容上游公司在延長產業鏈中的一部分,仍能有市場價值。此外,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科學藝術中心副主任張之益認為,電紙書產品還可以提升交互性和人工智能服務來實現更多的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