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智慧熊

    智慧熊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智慧熊小程序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紙業新聞 ? 正文

國有林改 江西引領全國步伐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9-23??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俯瞰贛鄱大地,但見一片片濃濃的綠漫過平原溝壑,這些綠,江西省國有林場職工書寫的壯麗詩篇,是國有林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見證。 在全面深化國有林場改革的浪潮中,2010年江西省國有林場改革試點啟動,2011年10月被列為全國國有林場改革整體推進試點省,國有林場改革全面啟動。歷經4年,江西省以7個試點省最高分98.8分通過國家驗收,2015年11月全國國有林場改革現場會在我省召開,總結并大力宣傳江西改革經驗。

改革后,江西省共有國有林場216個,這些林場成為我省森林資源最豐富、森林功能最完善、生物多樣性最富集、森林景觀最優美的區域。江西的綠色家底更加厚實,江西的生態更加美麗大氣。

走改善民生之路

60多年前,一批又一批國有林場職工奔赴荒山野嶺,揮鋤造林,用一雙雙布滿老繭的手,把荒山變成了綠色寶庫。

到2010年,江西省國有林場經營面積2618萬畝, 生態公益林面積1159萬畝,森林蓄積量近億立方米。

以六分之一的林地提供四分之一左右的森林蓄積,這就是我省國有林場白手起家、艱苦創業,為國家生態建設作出的巨大貢獻。

隨著國家生態建設發展戰略的確立,國有林場大部分森林被劃為生態公益林,加上木材市場的放開,讓很多以“木頭經濟”為支柱的國有林場陷入了基礎設施建設無資金、造林經營無經費、職工工資無來源的困境,曾經輝煌的國有林場一下子跌入低谷。

“基礎設施不如農村、產業發展不如農業、生活水平不如農民”,這是當時江西省國有林場的真實寫照。

改革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2011年10月,國家把江西納入全國國有林場改革整體推進試點省。在多次調研和反復權衡后,2013年8月,批復了江西國有林場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以此為標志,江西國有林場改革從地方層面上升到了國家層面。

養老、醫療是最基本的社會保障,也是國有林場職工的一個心病。國家已關注到這一群體的利益,先后撥付江西國有林場改革試點補助資金19.73億元。

絕不能把改革的成本轉嫁給林場,絕不能出現變賣森林資源搞改革的現象,江西省明確了市縣政府承擔改革資金兜底責任。

財政并不富裕的江西為這場改革買了大單,配套4.86億元補助資金用于改革。各級政府切實履行兜底責任,財政支持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據統計,市縣兩級財政安排改革經費達10億元。一批貧困縣也千方百計籌措資金,保障了改革需要,如進賢縣籌集9790萬元、廣昌縣籌集9000萬元、尋烏縣籌集6000萬元,職工的社會保險、經濟補償等關鍵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國有林場職工是這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他們充分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

拖欠的5億元社保費全部清償到位,林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有7062名職工辦理了特殊工種提前退休手續。在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中,江西省建設新居61576套,6萬多名職工住進了新房。

讓職工多方得利

2014年8月26日,江西省召開國有林場改革工作推進會,與11個設區市政府簽訂了目標責任狀,國有林場改革進入了攻堅克難階段。重組、定性、保障、減人、剝離、轉換、安全、穩定,我省首創的這“十六字”改革方針,確保了改革順利、平穩、有序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但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我省將改革重點放在森林資源增長、林場職工增收、發展后勁增強、確保林業資源安全和林區社會穩定上。

如一顆顆精準的棋子,在國有林場改革中布局,一樁樁以人為本的決策部署不斷落實,一個個困擾已久的難題不斷破解,一股股春意融融的暖流在職工心中緩緩流淌。

“那段時間滿腦子想的就是怎么樣維護好職工的利益,兌現各項保障。要是一碗水沒端平的話,職工利益受損,林場就會不太平,林區就會大亂。”廣豐縣銅鈸山林場書記林向陽說。

國家林業局始終高度關注我省的國有林場改革,多次前來調研指導,并寄予厚望。省政府連續三年把國有林場改革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國有林場改革領導小組和推進小組相繼成立,工作進度推進表、月報表全面制定,評估驗收辦法完善出臺,10個調研督導組巡回督促指導,調度匯報會不定期召開、政策培訓班在各地舉辦這一系列舉措環環相扣,層層推進,讓全省國有林場改革有序推進、勢如破竹。

“各地對涉及改革的重大事項,都要召開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座談會等進行討論研究,讓林場職工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省種苗林場管理局調研員陳根平說。

各地在討論改革方案時,總有不少亮點。尋烏縣在召開林場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改革實施方案時,盡管縣林業局局長說得很輕松,可在場的50名職工代表卻表現出少有的謹慎,因為這是對自己將來命運的一次選擇。看討論稿、互相交流、激烈爭吵、質疑。由于方案深得民心,最后,改革方案獲得高票通過。

這一次表決后,尋烏縣4個國有林場整合為1個生態公益型國有林場,1500多名職工全部進入社保。為了這場改革,尋烏縣財政支付了6000多萬元資金。

堅持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堅定改革的公益方向,不搞一刀切,這是江西省國有林場改革成功的關鍵所在。江西國有林場改革試點工作得到全社會各方關注,國內20多個省多次組團到我省考察學習。

深化改革激發林業活力

到2014年底,江西省國有林場改革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既改善了民生,又保護了森林資源。為了這份成績單,江西省精心操作了整整4年。

全省425個國有林場整合重組為216個,其中生態公益型林場185個,商品經營性林場31個,分別占86%和14%,重組后,國有林場經營規模由改革前的場均5.8萬畝擴大到12萬畝。

吉安市原有99個國有林場,改革后整合重組成39個生態公益型林場,直接明確林場的性質、級別,統一調劑并核定事業編制數4055個。

全省分流安置林場職工4.56萬余人,留用、返聘約2.5萬人,83所場辦學校和63所場辦醫院全部剝離到位。其間,全省沒有發生變賣國有林場搞改革現象,沒有出現重大群體性上訪事件。

這場改革,讓江西省國有林場迎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期,禁錮多年的潛力充分激發,林場的活力不斷增強。

遂川縣龍泉林場有24萬畝大徑材培育基地,這個曾經以采伐木材為主的采育型林場,在國有林場改革中被定性為生態公益型林場后,木材采伐由原來的每年3萬多立方米下降到1萬立方米。“我們準備拿出9.8萬畝去參加碳匯交易,為深化國有林場改革闖出一條新路來。”場長王金生說。

林場改革,需要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為職工找到更多的增收途徑。

貴溪市雙圳林場改革后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引導職工發展以林茶、林菌、石雞養殖、生態旅游等為重點的林下經濟,年創產值3000余萬元。

會昌縣8個國有林場改制成3個大林場:一個公益林場、一個飲用水源自然保護區、一個商品性林場。2015年,會昌縣注入1.02億元資金,將15.15萬畝商品林林場改制成綠源林業投資有限公司,既保護森林資源,又帶動散戶發展林業產業,提升林地整體價值。

星子縣東牯山林場將林場醫院、小學進行剝離,兩個掛鉤管理的農業生產隊劃歸鄉鎮管理后,大力發展以生態觀光、休閑度假等為主的森林旅游產業,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林場職工也由原來的“伐木工”變成了現在的“護林員”。

贛州市整合改革后的國有林場優質資源,組建贛州林業集團公司,力爭用5年時間的市場培育,實現上市融資,打造產值30億元以上的大集團。

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江西正在描繪一幅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交相輝映的美好畫卷。一批森林優質高效、林區富裕和諧的新型現代化國有林場,已成國內標桿,正引領著全國國有林場改革鏗鏘前行。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