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優質內容價值
在本屆訂貨會上,湛廬文化“與思想有關”的口號格外醒目,不聚焦表象、挖掘事物背后的根源,讓湛廬文化策劃圖書更具有生命力。湛廬文化副總編輯董寰告訴記者,湛廬文化已有幾年沒有參加北京圖書訂貨會。“這與湛廬文化做書的特點有關,我們多年來苦練內功,更多的是在進行版權貿易。今年我們走到第11年,希望將我們的整體圖書規模、主張和聲音傳達出去。”董寰說。
與湛廬文化“年齡相仿”的蒲公英童書館創辦于2007年,這個30人團隊2016年創造了兩億元的銷售業績。目前,蒲公英童書館每年策劃新書三四十種。用較少的人力獲取較大的銷量,同樣歸結于策劃圖書精品多、生命力強、再版率高。“我們的一個口號是讓書的生命周期跟圖書館一樣越來越長,讓每個編輯的價值得到最多的體現和尊重。”蒲公英童書館總編輯顏小鸝在2017中國民營書業峰會上的發言給業者留下深刻印象。談及未來的成長空間,顏小鸝表示,一方面,在引進國外優質圖書的同時,拓寬眼界做出更多講好中國故事的原創作品;另一方面,也要嘗試利用圖書開發電影、動畫、音樂劇等多種文化產品。
在開發IP(知識產權)上走得更加徹底的是上海讀客圖書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華楠分析說,從美國、日本兩國出版業發展情況看,出版業是產業鏈融合的行業,我國出版業將以開發IP的方式實現產業鏈融合。近年電影市場的爆發,促使知名小說IP的授權費用從10萬元、20萬元漲到兩三千萬元。華楠認為,面對熱門IP供不應求的現象,民營圖書公司應該扎扎實實做好IP源頭的工作。
華楠表示,比起看前景、看出路,書業更應該看現在手里正在做的事情有沒有做好。目前,讀客2016年圖書單品種銷量平均為15萬冊,這是開卷數據全國圖書單品種銷量的25倍左右。如何提高單品種銷量,是書業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所有民營圖書公司都要思考如何把圖書的閱讀價值快速地傳達給讀者。
電商平臺推出新玩法
如何定位新技術下的內容產業?出版業正用摸索的腳步前行。中國出版協會民營工作委員會主任任志鴻提出,當下中國書業滿足國內需求的發力點,不是新技術,而是現有條件下的產品和服務的升級。這種升級可能就是包裝和營銷這些傳統的領域,它的創新可能在某一點上就能激活市場。
電商平臺近年來對于建設閱讀社區的探索正是對任志鴻觀點的詮釋,它們推出的新玩法值得書業注意。薦書聯盟、閱讀指數、陪伴計劃……京東圖書文娛業務部總經理楊海峰介紹了近年來京東圖書憑借新技術,深入挖掘客戶需求、創新市場營銷的幾種做法。而在2017年,京東還將推進知識分享的變現、打造IP經濟平臺。例如,京東的京答將在1月底正式上線,借鑒了分答的模式,借助明星資源回答用戶的問題。“我們會在圖書產品頁下直接增加入口,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入口直接向作者付費提問。和分答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有圖書這個載體,對于一些有價值的圖書,讀者會非常樂于向作家提問,作家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有意義的問題回答。”
當當網副總裁、出版物事業部總經理陳立鈞提出,2017年,當當網將堅決抵制促銷的價格戰,并進一步擁抱創新企業與創新技術。“2017年,當當網將專門成立部門,借鑒豆瓣、知乎,做社區分享。”陳立鈞表示,此外,當當網還將大規模地與自媒體合作,鼓勵自媒體來當當網開閱讀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