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財務人員丁嶸嶸像往常一樣進行貨款結算對賬。她打開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供應商平臺,確認所有數據無誤后,鼠標一點,一張落款為“浙江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的電子發票隨即出現在了浙江新華財務系統中。
丁嶸嶸也許不會想到,一張小小的電子發票,開啟了書業供應鏈電子化時代。與紙質發票相比,電子發票的無紙化、高效率、虛擬化的優勢,正是其受到浙江新華、浙江科技社等企業青睞的原因。
以浙江新華為例。2016年,浙江新華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出版社的發票近萬份,附件和清單更是以噸為單位計算。
對此,丁嶸嶸感同身受。她說:“過去結賬不僅要開具人工發票,而且還要核對很多紙質單據,發票寄過去后,還不知道對方啥時候付款,有時候要打幾次電話去問。現在只要浙江新華供應商平臺方一支付,我馬上就可以在出版社的平臺上看到錢款。”
當然,僅新華書店具有開通電子發票功能還不行,出版社也須與此對應。浙江新華財務部經理葉詠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出版社開通電子發票,一是要向當地稅務局申請,二是要有財務軟件系統的支持。浙江新華電子發票系統的上線,一改過去社店結算采用人工打印銷售清單對賬的方式,大幅提高了供應鏈運營效率,企業運營成本也降低不少。
資料顯示,2015年12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后,電子發票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廣,但書業始終沒有在供應鏈領域應用電子發票。
浙江新華董事長王忠義對此表示,未來,浙江新華將全面開通省店集團對全省基層書店的電子發票應用,同時還將啟用網上報銷系統,實行財務憑證電子檔案管理,最大化發揮電子發票的電子化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