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剛剛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設施,促進優秀公共文化產品的提供和傳播,支持開展全民閱讀。”這是全民閱讀首次進入國家法律,顯示了國家強制力將對全民閱讀進行有效的保障。
另一個,就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編制發布的《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規劃》在系統總結過去10年全民閱讀工作好經驗好做法的基礎上,強調要強化政府責任,加強全民閱讀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建立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協商推進機制,并通過完成9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實施一系列重點工程來支撐和推動。
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增長智慧的重要方式,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發育、文明傳承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閱讀。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2014年以來,“倡導全民閱讀”連續3年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也要求“推動全民閱讀”,將全民閱讀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沒有文化小康,哪來全面小康?如何讓全民閱讀這一關乎國家戰略實施、關乎人民群眾福祉的好事辦好,是各級新聞出版廣電部門、文化單位和相關組織、團體亟須認真思考和積極行動的問題。如今,《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給我們提供了法律依據,《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給我們繪制了可行的藍圖,指明了具體的方向和路徑。下一步,我們只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以歷史擔當精神和問題導向意識,認真組織好每一起活動、實施好每一項工程,書香社會的美好未來就為期不遠,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就一定會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