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30位雕版印刷界大師和學者親臨瘦西湖“雕版文化館”觀摩取經。雕版印刷是運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圖案,再用墨、紙、絹等材料刷印、裝訂成冊頁或書籍的一種特殊技藝。
圖為中外30位雕版印刷界大師觀摩揚州雕版印刷。
擁有6000多年文明史和2501年建城史的揚州,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揚州有眾多的世界級、省級和市級的“非遺”項目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千百年來,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仍保存著傳統的、純手工的雕版印刷技藝,擁有陳義時、陸文彬等一批國家級、市級雕版印刷技藝非遺傳人,這批傳人運用傳統工具手工操作,整理、雕刻、出版了一大批珍貴古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顆明珠。
據現場演示刷印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雕版印刷是最早出現于1300年前的唐代,發展于宋元時期,興盛于清代,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稱,而揚州是中國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是中國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藝的城市。
前來觀摩的中外雕版印刷界大師現場與揚州雕版印刷工作人員互動,并親手體驗揚州的雕版印刷,他們零距離的感受到揚州雕版印刷獨特的存在價值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瘦西湖里設有‘雕版文化館’,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雕版印刷,了解揚州‘非遺’,助推揚州‘非遺’走向世界,同時,也助推揚州的旅游國際化建設。”瘦西湖景區主任金川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