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查金擔任執行總監的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與阿聯酋的童書出版社Kalimat達成互譯青少年兒童圖書的合作。雙方每年將互譯并出版10本精選青少年及兒童圖書。在查金看來,現在對不同語言間文化和知識信息交流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這種文化交流以及交融也將成為各國之間增加相互了解的一種方式。
英國出版企業在國際化拓展方面頗有建樹,劍橋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企鵝蘭登出版社等都成功開拓了國際業務。查金表示:“出版英語讀物是我們的最大優勢,中國出版企業無論是通過并購英語國家的出版公司,在這些國家創建自己的新公司,還是與這些國家的出版公司一起合作出版項目,都可以加快國際化的步伐。雖然可能需要面臨不少新的挑戰,但是這樣做是值得的,也是有可行性的。而且隨著數字業務的普及,中國的出版社無需在國外市場新建物流倉庫,這節省了很多成本,出版企業只需了解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就有條件去開拓國際新業務。”
查金表示,目前國際上對中國社會還缺乏了解,尤其是西方世界對中國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這個跟他們不一樣的社會到底是什么樣子,可惜的是,中國自己該做的宣傳不夠。為此,國際版協的會議經常要面臨這樣的關切。雖然有一種對中國質疑的聲音存在,但他本人站在另一方,認為不應因為中國目前存在的不完善或外界對中國的不了解而阻止中國加入國際版協。
“希望中國加入國際版協后可以改善這種狀況。通過與歐洲版協的人更多接觸,改變他們對中國持有的偏見和錯誤看法。”查金表示,作為國際版協即將離任的主席,在給委員會發出的告別信函中,他呼吁“所有成員秉持一種包容和大度的精神,凡事從最好的一面去考慮,而不是從最壞的一面去考慮。這樣可以把各方引向正確的方向”。
“即使在英國,如果有人出版了危害國家信息安全的內容,我想他也會遇到麻煩的。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土耳其政府今年7月因發生政變未遂而進行大清洗,關閉了30家出版社。”因此,查金表示對此類事件可以理解。
查金表示“非常幸運選擇在出版業工作”:“這個行業你可以做多種多樣的事,為讀者出書讓我感到驕傲,發現有才華的作者,把她(他)們的書稿打造成暢銷書,出版人在其中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這不只是編輯,出版社所有人都為此付出了努力。”
“與很多有良好修養的人打交道,與許多國家的同行有共同的看法”也是令查金感到做出版人幸運的原因之一。而歷數44年來他最難忘的事,查金表示有許多:1981年在牛津大學出版社時,他獲得允許為這部19世紀的《牛津英語辭典》增補內容并推出數字版,他自己找到資金、合作方和技術,最終實現了這個計劃。“這對我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如果不這樣做,這本辭典也許早就不存在了”。另一件事是,1989年,他創建了一個大眾市場平裝本出版品牌Mandarin,出版的第一本書是美國流行歌王邁克爾·杰克遜的自傳《月球漫步》(Moonwalk),第二本書是托馬斯·哈里斯的《沉默的羔羊》(Silence of the Lambs),這部小說后來被改編成電影,首印5000冊,后來賣出300萬冊。這個出版品牌所屬的章魚出版社隨后被勵德國際公司收購。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是,麥克米倫的《自然》期刊現在轉型成為自然出版集團,在當時《自然》還只是一個規模很小的學術期刊。查金如是表示。
從明年開始,查金將減少在布魯姆斯伯里的工作時間,他對于這家童書社從哈利·波特的出版商轉型成為兼顧學術、教育和大眾的綜合型出版社作出了巨大貢獻。他表示,在他逐漸退出布魯姆斯伯里管理層后,相信“學術出版仍會給出版社帶來快速增長,但出版社不會完全放棄大眾出版,成人和兒童圖書將仍是該社重要的核心業務之一”。“轉型不僅出版社降低了在印制、分銷、跟亞馬遜的關系維護等方面的成本,而且也有可能從學術出版中找到下一個能寫出《哈利·波特》的作者。”
查金表示,他與李朋義結識于20年前,當時他所在的麥克米倫與外研社合作出版《新標準英語》,迄今已發行7億冊,雙方成立了合資公司,這對麥克米倫和外研社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合作。
如今版權保護問題對出版業來說尤其重要。這也是國際出版商協會在大力推動的工作之一,因為這是出版商和作者賴以生存的基礎。他還指出,出版社要重視對作者的了解,重建與作者的關系,成為他們的合作伙伴,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重視,這些都是用錢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