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對于經濟
持續7、8年的漫漫尋底之路,中國經濟可能會在2016、2017年構筑一個L型的軟著陸,在明年年中可能會有二次探底,但探底幅度可能不深。
過去這幾年,對于中國經濟硬著陸和爆發金融危機,大家一直有各種擔心,但憑借30多年改革開放建立的龐大市場基礎,我們離增速換擋的底部已經不遠了。
第二,對于政策
大家要留意明年的變化,我們將由過去貨幣放松進入財政擴張以及供給側改革為主的新的政策時代。全球貨幣大放水長達7、8年之久,以美聯儲加息為主,貨幣放水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到了明年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將會看到中美財政布陣以及供給側改革在中國的發力。
第三,對于大類資產。
中國的大類資產已經開始新一輪輪動,從債市、房市向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流動,明年我們相對看好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對于債市和房市我們偏謹慎一些。
驅動股票市場的邏輯由流動性驅動變成了業績驅動,也就是說,從過去的水流變成了一個業績流,它變得更加持續更加健康,更加行穩志遠。
全球經濟形勢
對于經濟形勢,我們總的觀察是,世界經濟經過去長達8年的調整,可能正在構筑它的底部,歐洲、日本正在觸底,美國正在復蘇,印度正在起飛。中國經濟今年L形的探底,跟世界經濟整個周期的節奏是相符的。但是,中國經濟當前的L形觸底更多的是周期性的,而不是結構性的,中國仍然存在著結構性的脆弱性,這也就意味著未來中國的供給側改革仍然任重道遠。
這幾件事可能改變全球格局,必須注意!
世界經濟經過8年的調整,似乎也在逐漸探明它的底部。美國憑借著相對比較好的人口年齡結構,以及每年100萬的新增移民,仍然保持了它的活力。因為過去這幾年全球沒有大的技術變革浪潮,這一輪全球經濟的改善主要是跟人口年齡結構有關。在主要的發達經濟體中,美國的年齡層結構可能是最好的,總和收益率、人口扶養比在主要發達經濟體當中是最好的,經過Q1零利率以后,它的復蘇基礎比歐洲、日本顯得更加健康。
當前世界經濟的挑戰在哪里?挑戰在于,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有16萬億美元的規模,中國是10.7萬億美元,但美元是全球的錨貨幣,美聯儲掌握全球流動的閥門,隨著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會讓美元進入強勢周期,全球資本回流美國本土,這就是大家熱議的全球流動性拐點,全球的貨幣政策和流動性不像以前那么寬松,大家看到歐洲利率都出現了反彈,出現了資金邊際上的緊張,這是大家留意的資金的變化。
明年,美國可能改變全球格局的就是特朗普入主白宮,特朗普的言論非常夸張,他沒有執政經驗。大家要留意一個背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是怎么應對的呢?是通過貨幣超發。貨幣超發的背景下,整個社會的收入差距是拉大的!我們看到,全球收入差距拉大的背景下,民粹主義開始抬頭,前面有英國脫歐,現在有特朗普入主白宮,以及未來意大利的公投和法國大選,大家需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