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11月8日,馬路灣書店營業時間延長至零點。當天,“零點書店”推出“沈陽晚八點”公益講座,一年來除了春節期間停了20天,書店開展講座345次,受邀出講嘉賓達292位,參與聽眾超2萬人次。
一年來,“沈陽晚八點”活動攢成了一面照片墻。圖為嘉賓在仔細“尋找自己”。馬路灣書店 供圖
只做文化不作秀
“沈陽晚八點”推出當天,有讀者猜測這是書店為了升級做的一個文化秀,甚至有人預言:天天這么講,最多挺不過兩個月。對此,沈陽市新華書店總經理王嶠的回答是:“我們只做文化不作秀。只要讀者需要,‘沈陽晚八點’我們會堅持不懈地做下去。”
“離開務實的創新毫無意義。”王嶠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打造“零點書店”品牌是北方地區實際需要,既滿足了愛夜間讀書的讀者的心愿,又節省了資源。而“沈陽晚八點”這個名字背后有書店工作人員的很多心思。“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是8點開始,很多衛星頻道黃金時段電視劇播放時間也是8點,一家人吃完晚飯,在一起團聚的休閑時光就是從8點鐘開始,晚8點是人們晚上的黃金休閑時間。這也是這個名字的創意靈感之源。”
一個讓文化人上癮的地方
為了讓讀者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氣息,“沈陽晚八點”公益沙龍邀請遼沈地區的讀書人、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參與主講,每天設置不同的主題。講座由助職場、享閱讀、憶盛京、同分享、品生活、愛親子和約名人幾大板塊構成,市民聽課免費。每月月初,“零點書店”都會將一個月的講座內容張榜公布,讀者可以根據喜好自由選擇。每晚,這里都聚集太多的讀者,座位不夠,他們就站著聽,有的甚至席地而坐。
來自沈陽市沈河區黨校的楊帆,曾5次登過“沈陽晚八點”的講臺。講課內容從《女性如何穿出氣質美》《和楊瀾一起品讀女人的成長》到《看色彩 知性格 品職場》《你不知道的溝通技巧》。說到對“沈陽晚八點”的熱衷,楊帆說,這是一個讓文化人上癮的地方,不光聽眾上癮,分享也上癮。沈陽市新華書店作為一家企業,沒有把利益作為唯一的追求目標,這是多么的難能可貴。王嶠則表示,“沈陽晚八點”能堅持一年,除了感謝讀者,更要感謝這些嘉賓,他們都是文化志愿者,是有文化情懷的人。
嘉賓講師團聚合更多讀者
沈陽市馬路灣書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書店不僅有龐大的讀者沙龍群,還特別建立了兩個微信讀書群,書店工作人員會將每個月、每一周,甚至是每一天的講座課程提前發布到群里。今年8月,沈陽市新華書店舉辦了首次“沈陽晚八點”書友線下讀書交友活動。自此,每個月,書店都會安排“沈陽晚八點”書友的線下活動,或是讀書交流、或是專場講座、或是群友聚會,形式各異,讓更多書友走進馬路灣書店的“沈陽晚八點”。
此次“沈陽晚八點”一周年聯歡會上,“沈陽晚八點”嘉賓講師團項目同時啟動。該項目將把遼沈地區優秀的嘉賓、講師資源整合在一起,共享到更多新華書店,讓更多讀者享受公益閱讀的福利。
沈陽市新華書店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沈陽市新華書店已經將“沈陽晚八點”嘉賓講師團的資源共享到中街書店,開展“中街書店文化講堂”,該講堂與“沈陽晚八點”不同的是,“中街書店文化講堂”每周六、日下午1點舉辦,方便更多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