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處方藥北京工廠產能大幅提升
11月18日,拜耳處方藥北京工廠綜合擴建項目正式啟用,這也標志著該工廠成為拜耳全球最大的處方藥包裝基地。2014年,拜耳斥資約一億歐元,用于大規模提升處方藥北京工廠的生產能力,項目工程歷時兩年。
拜耳處方藥事業部目前在北京和廣州設有工廠,北京工廠綜合擴建項目的啟用將保證拜耳處方藥產品的穩定供應。此次綜合擴建項目包括高速包裝生產線、全自動物流系統等,采用全自動化物流系統,同時不斷優化流程,在不增建倉儲面積的條件下,將總體產能提升了一倍 。
項目啟用后,拜耳處方藥北京工廠產能的提升將確保拜唐蘋 、拜新同 、阿司匹林腸溶片等藥品在中國的穩定供應。拜耳處方藥產品供應執行副總裁Wolfram Carius教授表示,拜耳在華長期保持藥品供應領域的行業標桿地位,將不斷把全球頂尖的生產技術和質量管控標準引入在中國的藥品供應體系。北京工廠將成為拜耳全球供應網絡中的一項重要資產。
自1882年拜耳公司首次進入中國市場后,大中華區(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目前已經成為拜耳在亞洲最大的單一市場,2015年,拜耳在該區域的銷售額超過45億歐元,本地生產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中占據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拜耳集團董事會成員、首席財務官德友漢(Johannes Dietsch)表示:“此舉(擴建項目)有力提升了中國在拜耳全球處方藥供應體系中的戰略地位,更再次印證了拜耳對其亞洲第一大單一市場的堅實信心和承諾。”
拜耳持續為基層醫師提供專業培訓
中國社會已進入慢病高發期和高負擔期,具有“患病人數多、醫療成本高、患病時間長、服務需求大”的特點。據統計,國內已確診的慢病患者超過2.6億;18歲以上公民中,25.2%患有高血壓、9.7%患有糖尿病。同時,因慢病造成的死亡占我國總死亡的比例已上升至85%。
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525計劃”明確提出:要在2025年前,在世界各國將慢病導致的過早死亡降低25%。“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將慢病管理列為今后15年的戰略任務。
當天的項目啟用典禮上,國內外健康領域專家學者、拜耳相關負責人還以“聚力慢病管理,共筑健康中國”為話題展開討論。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邢小平認為,應對日益嚴峻的慢病挑戰,慢病防控應從治療為主轉向管理為主,須堅持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慢病全程管理理念,幫助更多患者獲益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達標的“四早”行動,全面降低慢病的發病率、致死率、致殘率。
拜耳多年來致力于幫助中國改善基層醫療水平,提升醫療系統的效率和質量,通過“走進西部”項目,拜耳持續為中西部地區的基層醫師及醫院管理人員提供診療技術和醫院管理等全方位的專業培訓。自2007年至2016年10月,“走進西部”項目已擴展到全國26個省份,開展了233期培訓課程,總計培養衛生人才逾3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