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智慧熊

    智慧熊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智慧熊小程序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解析阻礙3D打印業成長的煩惱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0-25??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被認為是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重要載體的3D打印,在經歷了去年的井噴蜂擁之勢后,因為被爆出企業虧損、技術缺乏原創而屢遭“泡沫”質疑。

  10月21日,第四屆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在成都開幕。會議期間,中國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家觀望情緒都很嚴重,“3D打印是塊到嘴的肥肉,但是大家都找不到從哪兒下口”。

  3D打印從問世至今已有30年,但目前市場規模只有50億美元,羅軍分析認為,3D打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突破是制約整個行業發展的最大桎梏。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也在會上談到:“當前3D打印技術整體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創新不足、投入不足、應用不足的問題相當突出。”但她也為企業們鼓勁說:“你們要有信心、有勇氣,堅持不懈地推進下去。”

  卡在應用與材料上的技術

  3D打印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但近年才火了起來。去年,上市公司加大布局,研究成果加速轉化,這一概念一度在資本市場掀起狂歡。“3D打印的春天已經到來”,羅軍去年如是說。

  可如今,再談起3D打印的發展現狀,羅軍搖搖頭說,“大家都在觀望,3D打印是到嘴的肥肉,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從哪里下口”。羅軍說,這一年來,新企業不少,但行業依舊是小而散的特征,沒有龍頭企業,也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最重要的是沒有解決應用這個出口。

  3D打印的應用市場遲遲未打開,是業界公認的瓶頸。“在批量化方面明顯存在短板”,羅軍所說的“批量化”指的是3D打印的生態鏈,“沒有應用,就不會形成商業模式”。

  業內估計,2020年全球3D打印產值有望破2000億元。可是,全球3D打印產業市場規模目前只有50億美元,最大企業的產值就10億元,全球90%的3D打印企業的年產值在6000萬元以下。

  在羅軍看來,3D打印技術之所以發展緩慢,關鍵在于三個方面:一是商業模式單一,不購買設備就不能分享技術,造成很多用戶持續觀望;二是人才嚴重短缺;三是3D打印所匹配的材料較少,價格較高。

  材料少、價格高,這在3D打印與傳統工業結合的過程中表現尤為突出。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樹脂應用研究所項目經理張清怡表示,“理論上說,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于3D打印,但是大量經常使用的工業材料仍不具備3D打印的能力”。據張清怡介紹,2016年,在3D打印材料方面,樹脂占56%,金屬材料為23%,無機材料13%。

  中航邁特一位研究金屬3D打印材料制備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量進口的材料價格非常昂貴,便宜的材料反而給打印后期增加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先進制備技術基礎研究、工業化低成本技術研究又十分欠缺。而且,“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行業性的標準”。

  醫學應用壁壘尚待打通

  除了工業制造,生物醫療被認為是未來3D打印運用最為廣泛、對傳統行業助力最多的另一個領域。

  但實際應用如何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仁濟醫院成功實施了3D打印手術,但在此后一年多并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推廣。究其背后原因,主要是3D打印廠商與醫院診斷之間的壁壘難以打通。

  宋宇是江蘇時間環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的醫學服務部總監,2015年,他所在的公司將醫療3D打印業務縮小到口腔頜面領域。原因之一是此項目本身要求較低,并有一定美學需求,為3D打印提供了更多的市場轉化機遇。

  業務縮小的選擇道出了時下生物醫藥3D打印產業的難題。

  據了解,目前大多數相關3D打印企業都駐扎在醫療服務的中下游——由醫院進行診療后向企業提出需求制造。在宋宇看來,由于醫療專業門檻高且分支眾多,企業需逐步參與醫院診療,從被動轉向主動幾乎不太可能。

  但另一方面,醫院方也有自己的打算。四川省骨科醫院副院長熊小明教授表示,雖然現在醫院已經購買3D打印設備,但依然面臨沒法納入收費體系及尚無相關政策對3D打印臨床準入與轉化進行規定等難題。

  目前,大部分醫院與企業的結合還被關在實驗室里,學術聯合何時能走向市場層面還不得而知。

  最后,羅軍還認為,“目前國內3D打印技術主要還停留在大外科應用上,真正意義的‘生物打印’其實尚不存在,生物醫藥3D打印要實現技術突破,至少還有十年”。

  起步中的3D打印 面臨三大煩惱

  ◎商業模式單一

  業界公認的瓶頸是應用市場遲遲未打開,在批量化方面明顯存在短板◎匹配的材料較少,價格較高理論上說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于3D打印,但是大量經常使用的工業材料仍不具備3D打印的能力,而工業化低成本技術研究又十分欠缺

  ◎人才短缺

  真正了解3D打印技術,應用3D打印技術的專業人才非常稀缺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