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出臺正當時
隨著快遞業的迅猛發展,快遞包裝業的體量和產值也得到擴展。以包裝物料占快遞營收15%的規模計算,2015年全年快遞包裝業的產值在400億元左右。然而,近幾年,快遞包裝生產廠家越來越多,盡管體量增加,但快遞包裝行業面臨競爭壓力大、利潤回報低、技術升級慢、生產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以封套為例,近3年某些快遞企業的采購價格每年下降20%左右,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使得企業通過內部管控來降低成本,而非投入新技術新工藝提升產品附加值,有些小企業甚至使用低劣有害原材料。快遞包裝業陷入工藝革新的瓶頸期。
國家郵政局出臺《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正是推動快遞包裝行業突破瓶頸、轉型升級的最佳契機。而這也意味著,快遞包裝業不實行創新發展無以為繼,不實行綠色發展更無以為繼。
綠色環保在于“新”
對于綠色包裝,快遞包裝企業應從新設計、新材料入手,采取新工藝和新模式。在設計上要貫徹減量化設計的思想,除去不必要的冗余設計和工藝,提高包裝產品的實用性;在材料上,要研發可降解和可重復使用的新型材料,降低對環境的壓力。同時,快遞包裝企業要考慮在部分產品上采取新的商業模式,例如租賃回收提高包裝物料的回收率,采取柔性印刷等環保工藝生產包裝物料提高產品對環境的友好程度等。
包裝的功能并不局限于運輸、保護和裝飾,在快遞業迅速發展之后,物聯網技術、自動分揀、智能裝卸、無人倉儲、智能快遞箱、無人機配送、冷鏈物流等無一不和包裝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延伸和拓展包裝的功能尤為重要。如何結合新技術的應用,開拓智能包裝產業的藍海,是如今擺在每個快遞包裝企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占領標準制高點
占領標準制定修訂的制高點,就意味著占領產業的制高點。快遞包裝企業應積極參與綠色包裝標準的頂層設計,提高綠色包裝新標準制定修訂的參與度。“十三五”期間,企業應大力推動綠色包裝標準和法規的制定,如將引導和推動快遞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關內容納入《條例》,將快件包裝列入《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強制回收目錄,制定《快遞封裝用品》系列標準,推動包裝標準互相銜接,提高電商快件包裝標準化水平等。同時,將企業積極納入綠色包裝方案試點和回收體系中。
綠色包裝對快遞包裝產業來說是大勢所趨。據了解,國家郵政局很快就會實施快遞業綠色包裝試點項目,評估快遞包裝存在的環保問題,指導企業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優化生產流程。相信這對快遞包裝企業來說將是轉型升級的最佳時機。
(作者系北京眾邦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