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技術”的合作商更為搶手
技術合作商的選擇是影響數字產品能否順利落地、持久運營的關鍵。技術商在細分領域的技術和內容優勢越來越成為出版商考慮的重要因素。
對于浙江大學出版社副社長金更達來說,尋找技術商其實是尋找一個合作伙伴,除了考量技術實力外,對于產品創意與理念方面,技術商需要與出版商有共同的認知,并愿意投入長期精力一起去實現、完善。當然,前提取決于出版商對產品的設計、架構和愿景有著清晰地描述。相比技術商的名氣,金更達更看重的是技術商是否接近終端。
大部分想做長線產品的出版社,選擇的技術商都不會是純技術商,而是“內容+技術”的合作商,這些技術商對出版業務流程要有理解,有一定的素材和用戶積累,并且其所擁有的內容在細分領域是數一數二的。有出版人士表示,當前數字出版平臺、數據庫的開發此起彼伏,但是通過市場的優勝劣汰,最終留下來的將是那些規模大、產品全、服務好的平臺,出版商在運營的前期就要跟技術商達成共識,站在同一戰線,根據用戶的需求對產品進行持續的調試和更新。
項目資金是出版商選擇合作伙伴不得不考慮的要素。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副社長宗德寶提到,在資金保證的前提下,選擇大型的數字服務提供商能降低風險。老牌技術商無論是團隊的體制機制管理還是技術能力都相對成熟,產品的開發周期短、效率高、風險低,但是由于缺乏技術積累,在與成熟技術商的合作中出版商有時不得不放棄一些想法,個性化功能難以實現。相對來說,小型技術公司服務更為周全、耐心,會盡量滿足出版社的需求。另一方面,小型技術商自身運營的不穩定、技術能力有限等有可能造成項目的
出版與技術融合挑戰重重
委托開發和合作運營是當前數字出版合作最為常見的兩種模式。在數字出版前期,出版業更多地采取委托開發,技術商根據出版商的功能定位設計產品,雙方合作較為單一,出版商一次或多次付清費用?,F如今,更多出版商更愿意采取合作運營,減少“首付”金額,通過與技術商合作運營分享利潤,共擔風險。
在出版商與技術商的合作中,雙方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首先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正如業內資深人士認為,從經營出發點來看,傳統出版社傾向于長期、持續且穩定的市場利潤,依托圖書出版數量的持續擴大而獲取穩定收益。數字出版企業傾向于未來的利潤以及隨之而來的衍生利潤。這導致了雙方不同的經營策略,即出版商更愿意通過不斷提高品質提升其在市場中的知名度,進而獲取穩定的利潤,而數字出版企業則是通過做大平臺,在風險投資的支持下,依靠免費等策略吸引用戶,快速占領市場,而后通過增值服務獲取利潤。這種思維方式本質上的沖突,必然會阻礙出版商與技術商的深度融合。
其次,技術定價的靈活性及逐漸縮短的平臺迭代周期需要出版商有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金更達提及,與技術商合作也面臨著一定的風險,尤其是產品的運營,如果參與的項目在兩三年內很難看到盈利跡象,技術公司很可能會轉而投入到其他項目,造成運營的不穩定。
再有,每個技術商的程序語言、開發框架尚難有統一標準。為此,出版商內部可以沒有技術團隊,但要有懂技術、能跟技術商進行溝通并維持日常運營的技術骨干,要緊跟目前技術的主流方向,盡量采用開源技術框架,制定底層架構設計和代碼規范標準,這樣可以做到既跟隨技術的進步,又不為某個具體的技術商所限制。
自建團隊為時尚早
關于出版商是否應該組建獨立的技術團隊運營數字業務的問題,多數出版業人士認為對于大部分出版機構來說,時機尚未成熟。有出版人士提到,分工的細化,意味著只有專業人做專業事才能提高效率,出版商要培養部分技術人員但卻無法取代也不應取代技術商。廣東教育出版社數字出版部主任陳偉平提及該社近期正在組建新媒體團隊,招聘技術人才,但是互聯網人才需求緊俏,而出版社的發展空間和資金都較難吸引技術人員前來應聘。
目前,多數出版集團都會成立專門的數字公司負責集團成員公司的技術服務和平臺搭建,集團政策和體制也會更傾向于專門的數字公司,小型出版社成立強大的技術團隊似乎很難匹配市場需求。數字出版轉型原則上已經進入創新創業領域,在這個領域,出版業相對來說,意識比較薄弱,技術能力還很欠缺,如果要建立技術團隊,出版商必須要有很明確的數字出版方向,愿意投入資金,并且還要有足夠的資源和項目,否則太多的技術人員無疑會造成資源浪費。如果出版商基于自身發展考量,并具備具備資金及實力的話,可考慮創建獨立技術團隊,最好按照創業公司的模式創建,不要淪為出版社的技術部,否則留不住人,也吸引不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