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下達2016年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44.2億元,支持項目944個。與往年相比,今年專項資金做出重大改革,實行“市場化配置+重大項目”雙驅動,做到“三個首次”:
一是立足理順政府與市場關系,首次大幅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出資15.6億元,完善參股基金等股權出資模式,創新通過重點省級文投集團開展債權投資路徑,放大財政杠桿和乘數效應,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二是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首次取消一般扶持項目,其他28.6億元全部投入重大項目,聚焦媒體融合、文化創意、影視產業、實體書店等八個方面,著力提高財政推動文化領域供給側改革貢獻度。
三是與宣傳文化部門統籌謀劃、共同實施,首次建立牽頭部門負責制。重大項目征集、評審分別由中宣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商務部負責,中央財政“退后一步、站高一層”,突出頂層設計和政策規劃,推動項目遴選與資金分配有機銜接。其中,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牽頭負責加快推動影視產業發展、推動廣電網絡資源整合和轉型升級、繼續扶持實體書店發展和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四個重大項目,重點影視項目則由中宣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