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面上看,上述事例與印企關系不大,因為印企具備完備手續,有委托方的確認簽字稿,所以更多的責任是在委托方。但是,隨著全國近千萬份學位證書改為由全國2000多所高校自行設計印刷,大規模批量集中訂單變成小批量、個性化訂單,與印企近年遇到的訂單小批量、碎片化、個性化趨勢一致。趨勢變了,印企要跟上,所以印企必須重視和反思相關的品控問題。
在個性定制時代,印刷產品生產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都被開放。雖然數字印刷完美解決了個性定制的技術難題,但不能解決個性化印刷的質量問題,如顏色、校準、著墨、裝訂等。這個時候,產品品質可控就成為個性化定制的內在動力。基于品控要求,印刷企業必須從產品末端控制向全流程控制轉變。在這個過程中,由于訂單的小批次、多頻次,內容的可變、防偽等,印企員工也應具備相應的素質。試想一下,如果印企員工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能夠精準校對,上述事例就不會發生。
從市場反饋看,隨著技術進步和消費者要求的不斷提高,個性定制印刷品逐年遞增,一個大規模個性定制需求的時代將不會遙遠。但對于印刷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當這個時代真正到來時,是否為此做好品控準備。
(作者系南京東南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