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設計“慢”味足
繞過蘇州一條有著百年歷史的商業老街觀前街,拐進安靜的青石板小巷,步行至觀前街蔡匯河頭4號,會看到一扇映襯在一片綠蔭之后的玻璃門窗,推門而入,一派清新明凈,這里便是慢書房。書店的面積不大,一百來平方米的空間,但卻不會感到擁擠。沙發桌椅擺放有序,各類書籍整齊羅列,有趣可愛充滿設計感的小工藝品擺在店內各個角落,年輕的店員穿著印有書店理念“繁華靜處遇知音”字樣的藏青色圍裙細心地包裝顧客選好的書本。據說在慢書房中,從店主到店員、甚至會員都自稱“慢師傅”,他們一起帶領讀者放慢腳步、享受閱讀。用書房創始人之一劉穎的話說,就是“通過這個空間,讓時間慢下來”,因為“慢下來,才能對生活有更深感悟,才能找到真實快樂的自己”。
手指劃過書籍碼放整齊的書架,龍應臺的《目送》,饒平如的《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等讀者好評度很高的書因被翻閱次數太多已經被細心的慢師傅包上牛皮紙書皮。而每一本塑封書沒有現成拆好的情況下,顧客都可以自行拆閱。原木桌上,擺放著一張設計簡約又特別的書簽,白底黑字,上面寫著:在觀前街最安靜的地方,有間慢書房,在等你……地板干凈,一盞落地燈于角落處發出暖光,讓人覺得踏實、愜意。
劉穎最初在上海一家房地產廣告公司工作,每年有大量時間在外出差。“除了出差的時間,我就是抱著電腦去街上找可以坐下來工作的地方。一般都選擇星巴克,但是那里太嘈雜。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靜下心來進入狀態的空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30歲之際,她對這樣的生活產生了懷疑。在丈夫和朋友的支持下,劉穎和朋友創辦了“慢書房”。慢,自此成了她的生活節奏。“創立慢書房將近4年,對世界的理解更深厚了,心態也更豁達了。”事實上,不僅是劉穎自己,更多的人在“慢”中找到了自己,并因此愛上了這里。“有位常來讀書的女孩子,后來成為書房的義工,偶然間在為書做書衣的時候,發現自己原來如此喜愛縫紉。從此,布藝書簽、書衣……她承包了書房與縫紉有關的一切工作,并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
特色活動出新意
手抄周克希翻譯的《小王子》是慢書房的傳統活動,劉穎說:“《小王子》是我的生命之書,人生中幾次重大選擇幾乎都與之有關。我讀到的第一本《小王子》就是周克希的譯版,曾經自己連抄帶畫一整本。開了書店以后,發現還有很多人喜歡《小王子》。這本薄薄的書,每次讀都會有新的驚喜,里面藏著太多用錢買不到的秘密。于是慢書房發起了手抄活動,備受歡迎,甚至很多熱愛《小王子》的讀者,來慢書房的目的就是留下自己的筆跡。”點一杯清新檸檬茶,找一處店內安靜的角落,翻開慢師傅送過來的手抄本,會看到讀者一筆一畫抄寫的書中段落“我的那朵玫瑰,別人會以為她和你們一樣,但她單獨一朵就勝過你們全部。因為她是我澆灌的。因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為她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她身上的毛毛蟲是我除掉的。因為我傾聽過她的哀怨,她的吹噓,有時甚至是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寄一本書給重要的人”,是慢書房推出的另一個活動。讀者可以從書架上取下一本從策劃到設計均由慢書房完成的書,寫下朋友的地址,交到慢師傅手里由他們精心包裝寄出,相信每一個收到禮物的朋友,都能體會到滿滿的新意和溫暖?!段以鲆娦⊥踝印肥且槐竟P記本,更是一本導讀版筆記書。將《小王子》內容濃縮,以“遇見小王子的每個人”為主線,從作者、譯者到玫瑰、狐貍、點燈人……形成對于全書的導讀。在筆記本中,將原作者圣埃佩克里手稿與周克希翻譯手稿同時呈現,隨書附贈精美書簽套裝,以及“小王子”藏書票。這的確是一份給文學愛好者和《小王子》粉絲難以割舍的禮物、藏品和記憶。
慢書房曾被評選為“江蘇省十大最美書店”,店內每月組織各種讀書沙龍和分享活動,慢師傅會請非遺剪刻紙傳承人來店內辦剪紙藝術展,“書房里的慢時光影院”定期播放電影和紀錄片,請蘇州民俗專家來聊聊“春到江南有幾分”……沒有強制消費,也不收門票,不論是不是店內會員都可以來參與活動。
住進書舍享閱讀
不久前,劉穎在平橋直街旁僻靜的泗井巷里開了一家書店式旅館,名為“書舍”,旅館大堂、房間提供書籍讓大家閱讀,“因為慢書房無法滿足書友們過夜的需求。沒有比書更長的旅途,沒有比家更遠的彼岸。書舍,是想給書和人一個共同的歸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此停留,亦在此延續。”在慢師傅們眼中,只有可以住的書店,才是24小時書店。“住在書店里”的感受不僅對書蟲是個不小的誘惑,也吸引了很多愛嘗鮮的旅游達人。
慢書房自開店以來收支是相對平衡的。對于當下實體書店的發展情況,慢書房在新浪官方微博上如此吐露心聲,“我們總是觀點太多,踐行太少。關于獨立書店為何難生存,接受了太多信息,以至于難以分析真正成因。而此時,慢師傅更想做的是,用心去做,邊走邊看。只要愛書人還在,慢書房一定會在古城慢慢盛開。”
?。ㄗ髡邌挝唬褐袊侣劤霭嫜芯吭和跹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