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利紅系統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利紅系統

    利紅系統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利紅系統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成都盡享數字資源:數字閱讀觸手可及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21??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在成都政務中心,人們可以從電子書借閱機上的3000余種圖書中選擇想讀的那本,掃描二維碼,下載在手機中閱讀。這樣的電子書借閱機,成都目前共有67臺。今年1—4月,政務中心的電子書借閱機圖書下載量達2160本。

  今年4月23日,成都市民張峰因登錄成都數字圖書館次數最多,獲評“數字閱讀之星”。

  投入持續加大 盡享數字資源

  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出版發行管理處處長鄧麗向《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展示了這樣一組數據:2015年,成都市級財政撥付450萬元專款用于全民閱讀工作。其中,用150余萬元經費,與成都圖書館一起,在火車站、汽車站、中心城區各政務中心等地投放電子書借閱機。2016年,成都市局專門在全民閱讀經費中安排資金,用于電子書借閱機的維護和圖書資源更新。

  在成都圖書館,用于數字閱讀的經費投入也在逐年增加。2016年,僅數字資源購置經費預算就達到300萬元。資金的投入讓數字資源更加容易獲得。目前,成都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涵蓋電子書、期刊、漫畫、地方報紙等16個大類,共計8846萬篇(冊)。

  “只要用身份證注冊,就可以在電腦和手機上登錄成都數字圖書館,查詢或瀏覽需要的資訊都非常方便。”因為工作需要,張峰經常在成都數字圖書館查詢文學理論方面的內容。他認為,數字圖書館的優勢在于可以不用整本瀏覽,而是通過搜索某個關鍵詞,找到自己需要的段落或章節。

  第二代身份證,是成都圖書館借還圖書需要使用的唯一憑證。2015年7月13日起,成都圖書館全面啟動第二代身份證通借通還圖書,實現了全域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互通共享。隨之而來的是訪問量的提升。數據顯示,2014年全市尚未實現數字圖書館全域共享時,訪問量是260萬篇(冊)。2015年達到276萬篇(冊),增長約6%。“隨著免押金注冊服務的進一步深入人心,今年該數據還會有明顯增長。”成都圖書館館長胡建強說。

  保障閱讀權利 向特殊人群傾斜

  今年世界讀書日前一天,成都音像出版社在青羊區同德書香社區廣場舉辦“知之聽書”免費賬號贈送活動,面向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盲童及成都21個區(市)縣公共圖書館開展捐贈。

  談到舉辦此次活動的初衷,成都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趙麟麟說:“我們在研發‘知之聽書’APP之前,已經開始研究用戶群體的定位。首先想到的是盲人群體,還有視力不便的老人和還不具備讀書能力的兒童。提供有聲讀物,讓他們用聽的方式來閱讀,也是踐行出版機構的社會責任。”趙麟麟還表示,未來,“知之聽書”將與成都各大院校、出版社達成版權合作,將專家的專業類講座或是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內容,以音頻或有聲讀物的形式呈現。

  支持傳統出版機構開發有聲閱讀軟件及平臺,只是成都市保障特殊人群閱讀權利的一部分。據鄧麗介紹,今年以來,成都市組織開展了“為盲人閱讀——用我的聲音做你的眼睛”活動,邀請成都廣播電視臺主持人進學校,為盲童朗讀課本;并由主持人發起,向社會征集好聲音,錄制各類書籍的有聲讀物,贈送到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

  此外,成都市局目前正在著手實施鄉鎮出版物數字化發行網點建設,用數字化手段,使公共文化服務向基層延伸,滿足鄉鎮居民數字閱讀需求。

  發揮媒體功效 加強引領示范

  推進數字閱讀,成都媒體同樣參與其中。成都商報社建立了“書香成都”官方微信平臺。運營團隊由成都商報社記者、網絡編輯、新媒體運營專員等組成,推送內容包括當地閱讀活動、圖書出版、讀者閱讀指數調查等,同時關注全國、全球圖書市場資訊。每周有“暢銷書榜”“好書推薦”“口碑榜”等欄目,引導閱讀。

  “用戶打開微信公眾號不僅可以欣賞美文,關注出版動態,還可以參與我們組織的線上閱讀活動。”負責“書香成都”運營的一想網絡科技(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運營部總監葉曉鳳說,未來,“書香成都”還會將讀者群體細分,比如針對兒童閱讀,在子菜單建立不同的分區。

  “數字閱讀在紙質閱讀的基礎上,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讀書方式。”鄧麗表示,成都始終注重將新技術、新媒體與全民閱讀相結合,通過新媒體跨界平臺,讓閱讀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