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士、英國皇家注冊建筑師艾爾索普。
為了新建筑不擋住已經入住的居民的視線,他選擇了把一所學校修到“天上”,這樣的建筑師是不是很有個性?他就是來自英國的著名建筑師、藝術家威廉·艾爾索普教授。
艾爾索普是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士、英國皇家注冊建筑師,曾設計過佩卡姆圖書館、安大略藝術與設計學院等多個世界知名的建筑,在不久的將來,你在重慶也能看到他的建筑設計作品。
5月20日下午,“艾爾索普的重慶印記”展覽在重慶印制二廠文創公園舉行。據悉,艾爾索普帶領aLL Design團隊自2013年開始在渝對印制二廠文創公園進行了一系列的設計創作,此次展覽以文獻、圖紙、影像、模型等方式,為觀眾呈現出了整個設計過程,展覽將持續到6月3日,免費對觀眾開放。
在展覽開始前,艾爾索普接受了重慶晨報記者獨家專訪。
談二廠設計 尊重老建筑尊重歷史
位于鵝嶺正街1號的重慶印制二廠,已有77年歷史,該廠曾經是重慶的彩印中心和西南印刷工業的彩印巨頭。據稱,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在重慶凡是帶色的“紙片兒”,差不多都是二廠印的。2012年,二廠整體搬遷,原來老舊的廠房依然保存,渝中區決定在二廠原址打造一個文創公園。艾爾索普成為了總設計師。
艾爾索普所設計的位于倫敦東南部的佩卡姆圖書館,曾獲得過斯特林獎,這個獎項被認為是英國最負盛名的建筑獎。此外,艾爾索普還曾把位于倫敦切爾西地區泰晤士河邊的廢棄奶制品廠打造成為一個多功能藝術空間——TESTBED1,這里成為倫敦最知名的時尚與藝術孵化基地。而重慶印制二廠的改造被命名為TESTBED2,這也許正是重慶選擇與艾爾索普合作的原因。
“這是一個強壯的工廠建筑。”談到對二廠的第一印象時,艾爾索普用了“strong”這個單詞。在他看來,二廠原來的建筑就很有意思,如果因為改造而被拆掉將非常可惜,“我想保留二廠原來的建筑,再加一些新的設計元素,打造更多的空間,讓新舊建筑完美融合,這是我的設計理念。”
記者在現場看到艾爾索普團隊繪制的大量設計過程圖,很多圖紙上都寫著“尊重老建筑,尊重歷史,這是我們的設計宗旨”、“舊城改造,最漂亮的往往很有可能是那些原本就存在于場地上的‘生命’”這樣的文字。艾爾索普告訴記者,這就是他和他團隊的設計理念——不過度設計,老建筑本身就很酷,我們只是讓它更酷一些,讓新舊建筑能夠富有質感地結合。
艾爾索普在設計過程中還重視與人的交流、溝通,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安大略設計與藝術學院,就是與人交流的產物。在設計前這個學院前,艾爾索普與周圍的居民進行了溝通,居民們的意見是“除非你把新建筑修到天上去,否則我們無法接受新建筑對原來視線的遮擋”,于是艾爾索普真的就把這所學院設計成了“修到天上去的建筑”,懸浮的矩形建筑下面有數根柱狀結構支撐。
“二廠的設計也會重視與人的交流、溝通。”艾爾索普告訴記者,誰在使用這個建筑,我們就會根據不同的使用者來調整設計。據悉,到今年10月,市民們就能看到二廠改造的大致效果了。
談重慶印象 這里讓他有心動的感覺
艾爾索普告訴記者,他6年前第一次到重慶時,重慶給他的第一印象是有趣,后來他又來過很多次,發現重慶變化很大,“我喜歡這種有變化的城市。”不過艾爾索普還是有些遺憾,他說,重慶有的老建筑沒有了,變得越來越千篇一律,“我個人不太喜歡。”
據悉,艾爾索普在中國已經有了像北京來福士廣場、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等建筑作品,現在,艾爾索普在重慶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團隊,除了二廠,重慶的市民以后將有更多機會看到艾爾索普的其他作品。
“我喜歡和有趣的人一起來做有趣的事,與上海、北京比起來,我更喜歡重慶。”在艾爾索普看來,重慶的開放姿態更能給人驚喜。為了說明他的意思,他還向記者打了一個比方:“就像重慶的路,不是筆直的,而是蜿蜒的,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路口會出現什么。”艾爾索普說,重慶讓他覺得更加舒服和自然,讓他有心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