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配有圖書、Wi-Fi、電子觸摸閱讀器的全國首條公交閱讀專線在廣州開通。這條閱讀專線將穿梭于廣州城區的大街小巷,用閱讀裝點風景,載書香浸潤嶺南。
脈脈書香,累累碩果。中宣部、原新聞出版總署會同相關部門于2006年組織發起的全民閱讀活動至今已走過10年。10年來,各地各部門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民閱讀活動不斷深入,社會影響日益深遠。
閱讀活動蓬勃深入展開
以“書香中國”為統領,“北京閱讀季”“書香江蘇”“書香荊楚”“書香中國·上海周”“南國書香節”等一大批品牌活動,已經成為組織全民閱讀、服務全民閱讀、推廣全民閱讀的重要平臺
“全民閱讀狀況最能體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程度。一個國家的文化強不強,最重要的標志是國民素質的整體水平。而國民素質整體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是國民的閱讀狀況。”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近日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說。
2011年11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在決議中寫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標志著全民閱讀工作正式成為中央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歷史性地寫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2014年~201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倡導全民閱讀”;2016年3月,“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全民閱讀”。在聶震寧看來,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這項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視。
10年間,各類閱讀活動蓬勃開展,全社會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氛圍愈來愈濃厚。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身體力行、熱愛讀書,率先垂范、倡導讀書,為開展全民閱讀提供了強大精神引領。目前,全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都開展了全民閱讀活動,400多個城市常設讀書節、讀書月等活動。各地各部門以“4·23”世界讀書日、六一國際兒童節等重要節慶日為契機,開展了一系列全民閱讀活動,每年吸引8億多讀者參與。以“書香中國”為統領,“北京閱讀季”“書香江蘇”“書香荊楚”“書香中國·上海周”“南國書香節”“書香湖南”“書香八閩”“書香遼沈”“書香龍江”“海南書香節”等一大批品牌活動,已經成為組織全民閱讀、服務全民閱讀、推廣全民閱讀的重要平臺。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就去過深圳,去年再去時我感覺到最大的變化是人的素質提升。”聶震寧談道,深圳的民間讀書會有數百家之多,大書城里面時時人頭攢動,休閑書吧一家接一家開張,總有不少人在書吧里安詳地享受閱讀。“深圳讀書月”已經連續舉辦16屆,每屆舉辦上千項活動,吸引1000多萬讀者參與。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稱號。
從呼吁到響應,全民閱讀,將全民發動起來。
基層群眾共沐閱讀陽光
10年間,各種民間公益閱讀推廣組織蓬勃興起,許多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多年就全民閱讀工作建言獻策。全國各地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一大批民間讀書會
歷時5天,參與人員翻越數座海拔4300米以上雪山。2015年10月,全民閱讀進軍營“走進川藏線,送書到兵站”活動將第一批50余萬碼洋捐贈圖書和書架,送達從四川雅安到西藏芒康縣海通溝的大小兵站和場站,受到沿線兵站官兵的熱烈歡迎。
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軍營,全民閱讀“七進”活動真正走進基層、走進群眾。
少兒閱讀是國民閱讀的基礎,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每年暑期與教育部聯合開展農村少年兒童閱讀活動,全國已有上萬家繪本館和民間少兒閱讀推廣機構參與共推少兒閱讀。“百社千校”閱讀活動面向中西部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校累計捐贈圖書200萬冊,碼洋4600萬元,惠及350多萬名學生。特殊群體、困難群體的基本閱讀需求得到關注與滿足。
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是開展全民閱讀的堅實基礎。10年間,各種民間公益閱讀推廣組織蓬勃興起,許多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多年就全民閱讀工作建言獻策。吉林省成立了全民閱讀協會,福建省和江蘇省成立了全民閱讀促進會,廣東省成立了全民閱讀專家指導委員會。
這樣一組數字印證了農家書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全民閱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歷程:中央和地方投入150多億元,在全國建成60多萬個農家書屋,推動10億冊圖書進農村,實現“村村有書屋”;全國各類出版物發行網點17萬處;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多地開展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累計投入資金4億多元;全國共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建設城鄉閱報欄(屏)7.2萬余個。
“近年來,全國各地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一大批民間讀書會。他們活動頻繁,追隨者越來越多。”在現代出版社社長臧永清眼中,這些讀書會的出現顯示了社會大眾的讀書熱情,也明顯帶動了社會的讀書風氣。
從點面到肌體,全民閱讀,讓閱讀深闊起來。
數字閱讀引領形式創新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數字閱讀的質量和水平,全面推進全民閱讀的多媒體、多平臺融合成為必然要求。在全國各地,不斷創新的全民閱讀活動有聲有色
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從2010年到2015年,閱讀率明顯提高: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由52.3%增長到58.4%,成年人數字化閱讀率由32.8%增長到64.0%,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由4.25本增長到4.58本。這3組數字反映了全民閱讀活動的成效。
隨著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逐年上升,數字閱讀作為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日益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途徑。2016中國數字閱讀大會發布的《2015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成都、深圳、北京、中山、海口、重慶、昆明、杭州、廈門、西安獲得“十大數字閱讀城市”稱號。(下轉02版)
在全國各地,不斷創新的全民閱讀活動有聲有色——
總局啟動“書香中國e閱讀”工程試點工作,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由三大移動通信運營商手機閱讀平臺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1000萬進城務工人員全年免費推送優質電子圖書和期刊;
福建省與中文在線等合作,共同搭建“書香八閩”網上閱讀和手機閱讀公共服務平臺,提供上萬種正版數字圖書免費在線閱讀,已有3000多萬人次登錄閱讀;
西藏自治區新華書店等單位試點建設衛星數字書屋,廣大讀者可通過電視、投影、電腦等終端設備閱讀觀看高品質的音像制品、圖書、報刊等數字出版物;
“書香上海”微博、微信平臺牽頭聯合58個微信公眾號組成“上海閱讀文化推廣新媒體聯盟”,廣泛發布閱讀推介和現場服務信息,線上線下互動活躍;
……
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和公民閱讀權利將通過立法的形式得到進一步促進和保障。總局近日根據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起草了《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地方全民閱讀立法也取得重要進展:江蘇、湖北、遼寧、四川等地將全民閱讀納入本省發展戰略;《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標志著深圳已進入全民閱讀工作依法促進的階段;北京、江蘇、湖北、廣東、福建、湖南等20余個省(區、市)成立了全民閱讀活動組織領導機構,在整合資源、開展活動、宣傳推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批人可以帶動一座城。”貴州省文聯副主席姚曉英說,10年來,貴州省安順市大批文藝志愿者走進學校和社區,全程參與圖書推薦、閱讀交流和讀后感分享,參與“雙閱讀”活動的人員至今已經逾百萬人次。為了書香彌漫,從城市到農村、從教師到家長,一個感人至深的閱讀奇跡逐漸寫就。
從倡議到擔當,全民閱讀,讓書香綿延文脈,讓閱讀溫潤心靈。
脈脈書香,累累碩果。中宣部、原新聞出版總署會同相關部門于2006年組織發起的全民閱讀活動至今已走過10年。10年來,各地各部門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民閱讀活動不斷深入,社會影響日益深遠。
閱讀活動蓬勃深入展開
以“書香中國”為統領,“北京閱讀季”“書香江蘇”“書香荊楚”“書香中國·上海周”“南國書香節”等一大批品牌活動,已經成為組織全民閱讀、服務全民閱讀、推廣全民閱讀的重要平臺
“全民閱讀狀況最能體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程度。一個國家的文化強不強,最重要的標志是國民素質的整體水平。而國民素質整體水平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是國民的閱讀狀況。”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近日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說。
2011年11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在決議中寫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標志著全民閱讀工作正式成為中央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歷史性地寫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2014年~2016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倡導全民閱讀”;2016年3月,“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全民閱讀”。在聶震寧看來,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這項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視。
10年間,各類閱讀活動蓬勃開展,全社會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閱讀氛圍愈來愈濃厚。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身體力行、熱愛讀書,率先垂范、倡導讀書,為開展全民閱讀提供了強大精神引領。目前,全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都開展了全民閱讀活動,400多個城市常設讀書節、讀書月等活動。各地各部門以“4·23”世界讀書日、六一國際兒童節等重要節慶日為契機,開展了一系列全民閱讀活動,每年吸引8億多讀者參與。以“書香中國”為統領,“北京閱讀季”“書香江蘇”“書香荊楚”“書香中國·上海周”“南國書香節”“書香湖南”“書香八閩”“書香遼沈”“書香龍江”“海南書香節”等一大批品牌活動,已經成為組織全民閱讀、服務全民閱讀、推廣全民閱讀的重要平臺。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就去過深圳,去年再去時我感覺到最大的變化是人的素質提升。”聶震寧談道,深圳的民間讀書會有數百家之多,大書城里面時時人頭攢動,休閑書吧一家接一家開張,總有不少人在書吧里安詳地享受閱讀。“深圳讀書月”已經連續舉辦16屆,每屆舉辦上千項活動,吸引1000多萬讀者參與。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稱號。
從呼吁到響應,全民閱讀,將全民發動起來。
基層群眾共沐閱讀陽光
10年間,各種民間公益閱讀推廣組織蓬勃興起,許多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多年就全民閱讀工作建言獻策。全國各地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一大批民間讀書會
歷時5天,參與人員翻越數座海拔4300米以上雪山。2015年10月,全民閱讀進軍營“走進川藏線,送書到兵站”活動將第一批50余萬碼洋捐贈圖書和書架,送達從四川雅安到西藏芒康縣海通溝的大小兵站和場站,受到沿線兵站官兵的熱烈歡迎。
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軍營,全民閱讀“七進”活動真正走進基層、走進群眾。
少兒閱讀是國民閱讀的基礎,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每年暑期與教育部聯合開展農村少年兒童閱讀活動,全國已有上萬家繪本館和民間少兒閱讀推廣機構參與共推少兒閱讀。“百社千校”閱讀活動面向中西部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校累計捐贈圖書200萬冊,碼洋4600萬元,惠及350多萬名學生。特殊群體、困難群體的基本閱讀需求得到關注與滿足。
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是開展全民閱讀的堅實基礎。10年間,各種民間公益閱讀推廣組織蓬勃興起,許多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連續多年就全民閱讀工作建言獻策。吉林省成立了全民閱讀協會,福建省和江蘇省成立了全民閱讀促進會,廣東省成立了全民閱讀專家指導委員會。
這樣一組數字印證了農家書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全民閱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歷程:中央和地方投入150多億元,在全國建成60多萬個農家書屋,推動10億冊圖書進農村,實現“村村有書屋”;全國各類出版物發行網點17萬處;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多地開展實體書店扶持工作,累計投入資金4億多元;全國共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建設城鄉閱報欄(屏)7.2萬余個。
“近年來,全國各地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一大批民間讀書會。他們活動頻繁,追隨者越來越多。”在現代出版社社長臧永清眼中,這些讀書會的出現顯示了社會大眾的讀書熱情,也明顯帶動了社會的讀書風氣。
從點面到肌體,全民閱讀,讓閱讀深闊起來。
數字閱讀引領形式創新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數字閱讀的質量和水平,全面推進全民閱讀的多媒體、多平臺融合成為必然要求。在全國各地,不斷創新的全民閱讀活動有聲有色
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從2010年到2015年,閱讀率明顯提高: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由52.3%增長到58.4%,成年人數字化閱讀率由32.8%增長到64.0%,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由4.25本增長到4.58本。這3組數字反映了全民閱讀活動的成效。
隨著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逐年上升,數字閱讀作為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日益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主要途徑。2016中國數字閱讀大會發布的《2015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成都、深圳、北京、中山、海口、重慶、昆明、杭州、廈門、西安獲得“十大數字閱讀城市”稱號。(下轉02版)
在全國各地,不斷創新的全民閱讀活動有聲有色——
總局啟動“書香中國e閱讀”工程試點工作,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方式,由三大移動通信運營商手機閱讀平臺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1000萬進城務工人員全年免費推送優質電子圖書和期刊;
福建省與中文在線等合作,共同搭建“書香八閩”網上閱讀和手機閱讀公共服務平臺,提供上萬種正版數字圖書免費在線閱讀,已有3000多萬人次登錄閱讀;
西藏自治區新華書店等單位試點建設衛星數字書屋,廣大讀者可通過電視、投影、電腦等終端設備閱讀觀看高品質的音像制品、圖書、報刊等數字出版物;
“書香上海”微博、微信平臺牽頭聯合58個微信公眾號組成“上海閱讀文化推廣新媒體聯盟”,廣泛發布閱讀推介和現場服務信息,線上線下互動活躍;
……
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和公民閱讀權利將通過立法的形式得到進一步促進和保障。總局近日根據國務院立法工作計劃起草了《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地方全民閱讀立法也取得重要進展:江蘇、湖北、遼寧、四川等地將全民閱讀納入本省發展戰略;《深圳經濟特區全民閱讀促進條例》今年4月1日正式實施,標志著深圳已進入全民閱讀工作依法促進的階段;北京、江蘇、湖北、廣東、福建、湖南等20余個省(區、市)成立了全民閱讀活動組織領導機構,在整合資源、開展活動、宣傳推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批人可以帶動一座城。”貴州省文聯副主席姚曉英說,10年來,貴州省安順市大批文藝志愿者走進學校和社區,全程參與圖書推薦、閱讀交流和讀后感分享,參與“雙閱讀”活動的人員至今已經逾百萬人次。為了書香彌漫,從城市到農村、從教師到家長,一個感人至深的閱讀奇跡逐漸寫就。
從倡議到擔當,全民閱讀,讓書香綿延文脈,讓閱讀溫潤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