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借助傳統媒體內容為王的優勢,從開始搶先摘轉傳統媒體網絡版吸引公眾眼球的內容、到制作圖文并茂的精短文、再到會議發布會等新聞宣傳報道現場視頻直播,致使傳統媒體內容傳播滯后、受眾群體閱讀時間突減。
有些新媒體借助互聯網信息開放共享、平等互用特點,不僅對傳統媒體網絡內容及早瀏覽,而且大篇幅轉載、摘編吸引民眾眼球的信息產品,搶在報刊發行到讀者之前傳播出去,將傳統媒體內容的運用發揮得淋漓盡致,致使不同終端捷足先登競相傳播新聞產品。換言之,在報刊還未發行到讀者手中時,新媒體早就把傳統媒體有關重要信息傳播到讀者眼前。
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靜下心看書讀報的時間越來越少,人們更傾向于輕松減壓的快餐式閱讀或針對性更強的功利性閱讀。特別是微博閱讀、微信閱讀,閱讀的對象卻未必是成篇的文章,而可能只是一個笑話、一個網絡段子、一個哲理。這說明新媒體雖然在技術上有諸多優勢,但是新媒體閱讀存在許多弊端,尤其是快餐化、消遣化、功利化傾向比較嚴重。
同時,近年來,我國中青年人通過手機的閱讀率年年攀升,而老年人手機閱讀率則遠低于該人群。而且,多數老年人手機性能低劣、用途單一,主要用于與家人和周邊朋友圈子的溝通聯系。隨著中國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老年人選擇每年訂閱城市晚報、社區報等的居多,不僅定價便宜,而且刊發內容都是當天的或社區的原創作品。還有少數老年人表示,他們經常去圖書館看報紙,那里環境肅靜,能安下心來讀報讀書。但無論是何原因,作為紙質媒體,都不應忽視老年讀者的需求,須為各年齡段讀者群服好務,盡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