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文化報》近日報道,自2011年始,德國不少大中型城市,陸續出現一種簡易的公共閱讀載體——開放式公共書架。這種配有玻璃門的多層鋼材書架,能夠放置200多本書,從小說到工具書品種豐富,向全體市民免費開放。
目前,推進全民閱讀已在我國走過10年,但能實實在在把閱讀設施常年擺上街頭的城市還很少,即使有個別城市試點自助圖書館,也由于成本高、維護難等問題,推進緩慢。如此,我們何妨不用點“拿來主義”,學習一下他人的做法,用小創意贏得大效果。
德國街頭公共書架實行取書不登記、還書日期不固定的制度,市民可以隨意拿取書架上的書,也可以將自己的書放進書架供他人閱讀,旁邊通常還會安置一些座椅,方便讀者坐下來品讀。筆者認為,在我國,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試用這種做法,并且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模式,政府補貼、企業承辦、社區志愿者協助維護,為喜愛閱讀的人們創造便利、輕松的環境,使閱讀逐漸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推進全民閱讀已在我國走過10年,但能實實在在把閱讀設施常年擺上街頭的城市還很少,即使有個別城市試點自助圖書館,也由于成本高、維護難等問題,推進緩慢。如此,我們何妨不用點“拿來主義”,學習一下他人的做法,用小創意贏得大效果。
德國街頭公共書架實行取書不登記、還書日期不固定的制度,市民可以隨意拿取書架上的書,也可以將自己的書放進書架供他人閱讀,旁邊通常還會安置一些座椅,方便讀者坐下來品讀。筆者認為,在我國,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試用這種做法,并且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模式,政府補貼、企業承辦、社區志愿者協助維護,為喜愛閱讀的人們創造便利、輕松的環境,使閱讀逐漸成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