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組織了多次行業交流會,如‘互聯網+’智谷產業發展論壇等,為數字出版企業交流、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臺。”近日,中文在線集團總經理助理陳曲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家數字出版企業,中文在線華中區域總部入駐“華中智谷”,一方面看中了湖北“中部支點”的區域優勢,另一方面對湖北的數字出版產業發展充滿信心。近年來,中文在線華中區域不斷增長的營業額便是很好的佐證。
華中智谷,即華中國家數字出版基地。2010年7月,經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基地落戶于湖北省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我國中部首個集研、學、產、展、銷于一體的生態型數字產業綜合體,占地面積246.6畝,總投資15億元。目前,園區已引入中文在線、當當集團、渤海商品交易所等數十家知名企業,計劃2017年通過數字出版產業的拉動,實現湖北省關聯產業收入200億元,2020年達到1000億元。
“水立方”原班團隊打造現代化園區
駕車進入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遠遠地便能看到華中智谷:數幢高樓,墻體外立面均由五顏六色的色塊組成,絢麗多彩。“作為建設運營單位,我們給華中智谷產業園的定位是國際感、現代感和文化感。為此,園區的設計,我們請來了‘水立方’原班團隊——澳大利亞PTW建筑師事務所。”據華人匯和科技園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明介紹,園區整體以數碼影像中的基本單位“像素”為創意點,以邊長8.4米的像素式網格為基調,形成像素式的外立面及綠化景觀。此外,還創造性地設計了近千米的大“十”字形空中連廊,貫通園區重要功能建筑,并提供休閑、展示功能。連廊頂部覆蓋有太陽能電池板,可提供清潔能源。
據了解,園區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15棟建筑已全部封頂,將于今年6月交付使用,二期計劃于2018年竣工。根據產業的不同,華中智谷將分為八大園區,即數字出版、文化傳媒、文化工業、智能制造、文化創意、創新教育、展示交易、商業金融。
“我們對所有入駐企業都懷抱最大的誠意。”陳曉明說,園區將為入駐企業提供技術引進、上市輔導、科技成果轉化等一條龍服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數金融服務。武漢市文化產業基金規模為5億元,重點扶持文創企業的發展;武漢市文化企業信貸風險池基金規模為4億元,園區小型企業申請200萬元以內的貸款,無需擔保。如遇企業發展困難,暫時無法償還貸款,資金池內有4000萬元可用于先行墊付,待園區通過一系列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正常運行后,再償還貸款。該基金為小型文創企業拓展產業鏈、多元化經營提供了金融保障。
龍頭品牌帶動多家企業入駐
據了解,華中智谷目前已入駐的龍頭企業包括中文在線、渤海商品交易所、當當集團等,入駐規模超過1萬平方米。
2015年5月18日,全國最大的綜合型現貨商品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決定在華中智谷建立中國最大的文化產業類產品交易中心,并將華中企業總部設置在華中智谷。
2015年6月27日,中文在線投資1億元成立的全資子公司簽約入駐華中智谷,并在基地內設置公司華中區域總部。“一種內容、多種媒體、同步出版”,中文在線以版權機構、作者為正版數字內容來源,進行內容的聚合和管理,向手機、手持終端、互聯網等媒體提供數字閱讀產品,是國內最大的數字出版企業。
2015年11月5日,當當網首席執行官李國慶率領高管團隊,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華人匯和科技園建設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這標志著當當網全球數字出版總部正式入駐華中智谷,并將華中智谷作為當當網數字出版業務在全球的唯一總部。武漢當當網全球數字出版總部注冊資本1億元。
“產業聚集效應一旦顯現,將形成一個數字出版產業鏈。”陳曉明說,通過龍頭企業的品牌帶動,已有許多相關聯企業逐步入駐。近期,園區還將迎來一批重量級企業,如財富傳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東風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武漢市麗蘭廣告藝術有限公司等。另有臺灣金漢妮集團、武漢文發傳媒有限公司、武漢云智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等近30家品牌企業也表達了入駐意向。
平臺作用凸顯 形成產業集群
“我們力爭通過10年左右的建設發展,將華中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打造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國家級數字出版產業基地。”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數字出版處處長張儒表示,園區計劃到2017年引進入駐數字出版及相關企業超過100家,數字出版從業人員達到1.5萬人;2020年,入駐數字出版及相關企業超過300家,數字出版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數字出版核心層企業年產值實現50億~100億元。
“我們是打造華中智谷,而不是簡單的賣樓,必須要讓園區可以‘造血’。”在陳曉明看來,必須充分發揮華中國家數字出版基地這一平臺的示范引領作用,將湖北的中小微企業集中起來,促進華中地區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推動經濟轉型。
據了解:渤海商品交易所將結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車都”之優勢,打造“中國網上車都”,建立一個開放式的O2O交易平臺,形成線上交易、線下體驗、全方位配套和增值服務;中文在線將在湖北開展全民數字閱讀平臺建設、移動教育、數字農家書屋建設、華中地區數字版權交易等多項業務,力爭5年內實現年銷售收入突破3億元、年利潤5000萬元;當當網將全面開展數字出版全產業鏈業務,包括內容創作編輯、軟硬件研發、影視動漫開發運營等,預計3年內收入超過10億元,同時也正與武漢文化發展集團合作,擬在武漢建立當當書城實體店……一個“以數字科技與文化融合為基礎,以數字出版產業生態集聚為特色,以互聯網商務應用為平臺”的數字文化產業集群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