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高端材料邁向國產化時代!
作為國內新材料領域領先者,銀禧科技在材料領域已有近20年積累,自2012年進入3D打印耗材領域,目前進展情況如何?在3D打印材料領域都有哪些布局和進展?
洪浩然:銀禧科技在材料領域已有近20年發展,主要集中在高分子材料領域,現在已經有多款3D打印材料在市售,包括PLA、ABS、TPE、TPU和復合材料等等。同時我們也開發了一些應用在新行業上的材料,如免噴涂仿金屬材料,這款在汽車、電器領域應用的新材料,它不需要添加任何金屬成分,不需要進行后處理,卻能夠直接做出金屬色的效果,。以上是我們在線材方面的一些最新進展。
目前我們在國內通過區域內招材料代理商,主要的合作方是一些3D打印行業人士,希望能夠借助3D打印資源配套的方式帶動材料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們也在嘗試外貿方向,尋找國外代理商。現在我們已在德國、澳大利亞、丹麥、美國、迪拜等多個國家和區域都有代理業務的往來。
目前桌面級3D打印市場受到廣泛關注。據您了解,國內外的消費級市場發展有何不同?這幾年,3D打印材料的市場有何波動?
洪浩然:國外市場上,由于其濃厚的設計和開放式的社會氛圍,桌面級3D打印已經迅速占領了廣大超市、家庭或是中小型教育機構,亦或是很多因為愛好而聚集起來的創客應用群體。而國內桌面級3D打印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教育機構,應用在教育方向,雖然創客風潮這些年逐漸興起,但相對來說3D打印應用還非常少。
這兩年來,由于3D打印行業發展迅猛,使得材料市場也逐漸擴大,材料價格也在不斷降低。2014年我們團隊在美國期間,了解到當時3D打印市場材料賣的還是很貴的。但隨著技術的不斷推進,現在材料價格已經開始大幅度降低了。除了直接來自于應用擴大,國內廠商很多都是靠低價換市場,從而導致3D打印材料價格下降明顯,并且競爭也不斷加劇。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3D打印領域重點補助扶持,國內大批企業進入3D打印領域,行業發展“虛火”過旺。目前國內3D打印產業還存在哪些問題?國家補助停止之后,企業該如何活下去?盈利點在哪里?
洪浩然:我認為目前3D打印產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應用方向。不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能夠給直接應用端帶來哪些價值才是關鍵所在,因為只有產生價值之后才會令產業有所進步。3D打印行業亦是如此,應用端持續開發對于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在國家補助停止之后,企業要想活下去,主要是找到盈利點,需要發揮企業自身優勢去貼近市場。就拿銀禧科技來說,雖然我們在材料方向做了十幾年,但是也在不斷推出新產品。例如應用于SLS激光燒結的粉末材料,雖然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但只要我們能解決目前的產能問題,結合現在的發展市場需求,其完全可以成為一款持續盈利的產品。我認為企業盈利點主要是看如何給客戶創造價值,并不是3D打印可以做什么,而是利用3D打印可以解決什么問題。目前國家重點提倡航空及醫療兩大應用方向,如果能夠推出貼合該應用的產品,企業就能從中獲利。
我國材料產業一直是一大軟肋,因此我國的3D打印材料發展速度緩慢,很多材料被國外壟斷。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洪浩然:我覺得應該從兩方面看待這個問題:第一,我們所認為的國外比較高端的材料其實并不是全部直接來自于3D打印行業知名公司,而是來自于國外幾大化工巨頭的訂制開發,他們在材料領域的積累遠遠超過國內公司;第二,我國在通用型3D打印材料方面,比如PLA和ABS材料,正在與發達國家逐漸縮短距離,并且有很多產品都大量遠銷國外。總的來說,我國在高利潤材料產品上的發展與國外尚有差距,但在大量通用型應用材料方面,目前國內、外正在縮短差距。
2015年全球3D打印產業表現不盡如人意,行業巨頭業績下滑明顯。您認為3D打印產業發展未來的機遇和突破口在哪里?銀禧科技的規劃是什么?
洪浩然:就銀禧科技本身而言,我們更加看好3D打印材料領域。但就整個行業發展而言,未來的突破口在于它能否擁有持續增長的需求端應用。因此,我們已經開始聯合不同的設備商去推動應用端增長,如教育、工業、醫療市場,同時我們也會做一些資源整合。
銀禧科技短期規劃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專注我們擅長的材料領域,將持續研發適用于不同打印工藝的3D打印材料,解決打印應用端不同性能材料的需求,尤其是訂制化的長期合作。第二,我們成立了深圳三維魔坊公司,主要是向3D打印應用端延伸,我們會更多地尋求一些3D打印技術的具體應用領域,把這些合作的資源在三維魔坊公司落地到商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