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能力是核心競爭力
“轉型”,既是新常態下的社會熱詞,更是“十三五”時期圖書館發展的關鍵詞。《圖書情報工作》雜志社社長、總編輯初景利結合目前我國圖書館現狀,全面分析了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方向。他在演講中提到,圖書館的傳統能力是資源能力,也即信息資源越豐富,圖書館就越好;圖書館能力大小也以資源規模為定義;經費投入主要也是購買資源(特別是印本資源);圖書館的一切活動多圍繞著資源展開(采、編、分、典、流)。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網絡的普及,圖書館的資源能力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信息資源正快速走向數字化,數字資源正在構成資源出版的主體;越來越多的資源正在以開放獲取(OA)的形式存在,無須購買;數字資源(數據庫)的采集和保障正在構成圖書館資源結構的主體;圖書館業務運行正在走向智能管理時代,對事務性人員的依賴在降低。初景利認為,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必定是以服務能力為主,服務能力將是圖書館能力的綜合體現,具有不可替代性。圖書館要想在未來的發展中贏得社會地位和聲譽,就需要從傳統的資源能力向服務能力轉變,只有逐步提高服務能力與服務范圍,才能持續、良好的發展。未來讀者將成為圖書館一切活動的中心,服務能力將成為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決定圖書館未來的發展。
信息資源數字化是方向
隨著“互聯網+”模式的不斷擴張,數字技術已呈現出裂變式的發展。館配行業傳統業務與電子書等新業務的融合已成為新業態。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邵波對高校電子書業務如何突破進行分析。邵波從電子書發展背景、資源認知與分析以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幾方面進行分析,對高校圖書館電子書采購方式、管理平臺建設以及館員數據能力提升等幾方面提出建議,為未來館配電子書業務指明方向。邵波認為,館配商聯盟應高度重視技術對行業發展所帶來的影響,加強數字內容平臺建設與數字資源整合。據了解,2016年,館配商聯盟將通過代理、共同開發數字產品的方式,進軍電子書市場。同時,人天書店集團推出的“暢想之星”館配電子書平臺,將納入聯盟系統,為聯盟提供全方位的電子書代理服務。
會上,館配商聯盟成員單位、出版社、圖書館進行了深入交流,明確了館、社、商合作共贏的格局。“十三五”期間,館配商聯盟將著眼未來,推進業務轉型,開拓新的市場,實現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