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走上2016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舞臺展示“舞技”,讓智能機器人一夜躥紅。而在江蘇省常州常武購書中心,也融入了這樣的智能科技。身穿藍裙,肩披綬帶,頭扎蝴蝶結的機器人“萌寶”春節前已成為當地讀者眼中的“小明星”。
“你好,歡迎來到新華書店!”今年1月,“萌寶”在常武購書中心正式上崗。這位站在書店門店入口處熱情打招呼的“導購員”,是常武購書中心花5萬余元購置的。目前“萌寶”既可以迎賓,還能和讀者進行互動。常武購書中心門店經理祝景濤告訴《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萌寶”可以沿著鋪設好的兩條軌道來回行駛,將讀者分別領到店內圖書區和“青果書房”,一旦感應到前方有人或者障礙物,“萌寶”就會停下來,按設置好的語言向讀者問好、詢問需要。
讓潮流的智能科技為讀者服務,加入營銷的新元素,體現了書店在打造文化體驗空間過程中,對于社會熱點的關注和對于讀者注意力的引導。記者了解到,這位手拿托盤的“萌寶”原本是為飯店開發設計的,目前尚不能替代書店店員做一些實質性的導購工作。但與讀者見面以來,提升了顧客來門店消費時的娛樂性、互動性,增加了書店的吸引力。
談及將機器人引進書店的原因,祝景濤表示,很多人認為2015年是中國的機器人元年,與智能科技相關的商業應用與圖書都在不斷增多。書店也緊跟這一潮流,適時地引進了機器人。“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我們會根據消費者需要,未來多安裝幾條軌道,將‘萌寶’的服務區域延伸。我們也會聯系后臺技術團隊,專門編寫程序,開發更多實用功能。”
2015年獲評江蘇省最美書店的常武購書中心,一直在進行創新嘗試。不僅購書中心一樓北部的“青果書房”從2015年2月起進行24小時運營,書店還嘗試與有機農產合作銷售有機食品,并結合咖啡、甜品、電子產品等主題提供服務。坐擁上萬冊圖書的書店,是一座等待讀者挖掘的知識寶庫,而將營銷元素潛移默化地運用到消費過程中,誘導讀者關注科學技術、生活方式等,無疑是提升體驗營銷效果的好手段。
在創新服務方式、成功“吸睛”之后,能夠留下讀者的仍是書店的文化氣息。在常武購書中心入口處,有一個擺滿盆栽的展柜。讀者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展示綠植的普通書柜,事實上,在綠植周圍還有介紹花卉養護的書籍散落其間,這樣的組合也獲得了讀者的肯定。
當實體書店只將顧客看做讀者時,銷售給顧客的產品只能是圖書。在互聯網時代,這樣的傳統做法很難增強書店的黏性。而當書店將讀者視為用戶時,則會滿足他們的其他物質與精神需求。在進行轉型升級時,書店從主要經銷的圖書產品中挖掘社會熱點,延伸文化觸角,才能不離開文化消費這一中心,提供更加立體的服務。希望書店在頻頻出招攬客的同時,能將多元經營的嘗試,更多地與紙質閱讀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