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智慧熊

    智慧熊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智慧熊小程序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工人失業:不可小覷去產能中“人”的問題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2-01??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據報道,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預計,鋼鐵行業減產可能造成40萬工人失業,上游和下游行業還會有更多從業者受到影響。他還說:“鋼鐵行業大規模裁員可能威脅社會穩定。”

  紅網刊登時評人黃梔梓文章表示,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去產能并不僅僅是鋼鐵行業,還有龐大的煤炭行業,再加之制造業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也可能會有較大規模的裁員。由此帶來的新一輪“下崗潮”,將是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      然而,有些機構和輿論對此似乎過于輕描淡寫,根本沒有將其當回事。兩周前,新華社報道援引中金公司的報告稱,推進去產能對失業率影響“很斜。據中金預計,未來2至3年,若產能過剩最嚴重的行業——鋼鐵、煤炭開采、水泥、造船業、煉鋁和平板玻璃減產30%,將造成裁員300萬人。相當于城鎮就業的0.3%,小幅推升失業率。即使就業的大盤相對平穩,也不可忽視大批工人失業對社會穩定產生的沖擊力。     還有權威媒體發文在闡述淘汰“僵尸企業”時說:“萬一下崗分流真‘攤’到僵尸企業的職工頭上,也不必有太大的壓力和包袱。如今的就業形勢、社會保障和國家財力都有了很大進步,完全能夠妥善應對經濟轉型中的陣痛。只要努力提升自我、有一技之長,總能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這番話語看似勸慰開導下崗人員,但多少也讓人覺得似乎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文章稱,誰能設身處地替面臨此輪下崗的產業工人著想呢?從年齡結構上看,此輪下崗的煤炭、鋼鐵以及制造業工人,大都是些步入中年甚至年過半百的人,他們曾經把青春的激情和汗水揮灑在崗位上,為推進中國工業化進程和經濟持續增長作出過巨大的歷史貢獻,而在當前經濟發展新舊動能切換的轉型期,卻要離開自己已經熟練、習慣的工作崗位去面對市場另謀生路,這在感情上無疑是讓他們是很難接受的,也是面臨很大困難和諸多實際問題的。      文章指出,在去產能過程中絕不可小覷“人”的問題,不能借“市場化”的名義,將下崗工人無情地推向市場。“人”的問題被李克強總理列為在去產能中要突出解決的三個關鍵性問題之一,他明確指出“要妥善安置職工,兜牢民生保障底線,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為此,國務院決定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按規定對地方化解過剩產能中的人員分流安置給予獎補。對于企業確需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國務院要求應依法向下崗人員支付經濟補償,償還拖欠工資、補繳社會保險費,并做好社保關系轉移接續等工作。      文章認為:各地在落實國務院有關政策和失業保障政策,維護下崗工人合法權益的同時,還有必要出臺下崗工人再就業培訓優惠政策、創業創新信貸資金扶持政策,組織下崗工人參加適應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的再就業技能培訓,引導他們向第三產業和一些新業態轉移就業、創業,實現以“人性化”方式解決好去產能中“人”的問題,以利于社會穩定和諧。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