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裝被檢出氰化物,而藥品未被污染,其主要責任由藥品包裝供應商承擔已毋庸置疑。且不論這些氰化物從何而來,但此次檢測結果的確給了包裝印刷業當頭棒喝。
FDA的通報中明確提到藥品外包裝檢出痕量氰化物,所謂痕量,即物質中含量在百萬分之一以下。該恒量級別用于外包裝,充分顯示出美國對于食品藥品及其包裝監督管理的嚴格性。事實上,包裝質量的保障不應僅僅是顏色值是否準確、網點是否清晰、包裝結構是否穩定、材料是否通過各項認證等這么簡單,還需提升相關方面的質檢標準,質檢時配備實驗室級別的材料檢測項目從而保證包裝安全應是必要之舉。在國際貿易中,“中國制造”向高標準看齊,也是包括包裝印刷在內的行業走向成熟完善的必經之路。
事件發生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已通報天津市關注此事,并采取措施確保出廠藥品不被污染,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此次藥品包裝污染事件雖已得到妥善解決,但如何根治從而避免此類情況再次出現,值得包裝印刷行業反思。而事件中恒量級別的檢測也督促著包裝印刷企業需要把自己的產品質量標準進行更精細級別的提升。
從原材料到印制生產、印后加工,再到倉儲運輸、包裝使用,是極度繁瑣的產業鏈條。往往一個環節的疏漏及錯誤就能破壞整個產品的質量,如何保障各個環節的可監測、可質控、可追溯、可替換,作為這條產業鏈條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包裝印刷企業需要將此目標早日提上日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極致才能鑄就企業強大的競爭力,這也是每一家包裝印刷企業需要堅守和追求的企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