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箋譜》
《北平箋譜》
圖案、雕刻、印刷三絕
《北平箋譜》是在民國時期由魯迅和鄭振鐸編選出版的一部木版水印箋紙集,收集北京琉璃廠榮寶齋、淳菁閣、松華齋、靜文齋、懿文齋、清秘閣、成興齋、寶晉齋、松古齋、榮祿堂十家齋館箋紙藏版,精選其中332幅古今名人畫箋,有博古箋、花卉箋、古錢箋、羅漢箋、人物箋、山水箋、花果箋、動物箋、月令箋、指畫箋、古佛箋、兒童畫箋等箋紙樣張。魯迅曾稱這套《北平箋譜》“尤多雋品,山景短箋,意態(tài)無窮”,是近代詩箋藝術(shù)的里程碑。
如今廣陵古籍刻印社、廣陵書社聯(lián)合出版這套《北平箋譜》,由雕版印刷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陳義時大師領(lǐng)銜雕刻,刻印精良,色彩古雅,再現(xiàn)了齊白石、陳師曾、吳待秋、王夢白等大家國畫小品的神韻。
這套《北平箋譜》堪稱圖案、雕刻、印刷三絕。在揚州雕版印刷技藝中,有一種技藝叫做“饾版印刷”。這是根據(jù)畫稿著色濃淡、陰陽向背的不同,分別刻成多塊版片,逐色套印,猶如一種名為“饾饤”的五色小餅,因而被稱為“饾版”。這套《北平箋譜》就充分再現(xiàn)了“饾版印刷”的神奇。全書332幅箋譜,共有1300塊版片,有些復雜的圖片一張就有八九種顏色,在印刷過程中,哪怕一種顏色套印失誤,整張箋譜就會報廢。所以,這套《北平箋譜》到目前為止只印刷了50套,可謂彌足珍貴。
之前,揚州也出版過《北平箋譜》,不過都是從332幅畫箋中挑選出數(shù)十張,或者上百張,單獨印刷而成。此次《北平箋譜》集全332幅,采用上好的宣紙印刷,裝訂成冊,一函六冊,裝幀精美,收藏價值極高。
在現(xiàn)場,陳義時大師還作了演示,為觀眾刷印《北平箋譜》中的一張箋譜,很快展臺前就人山人海,數(shù)百張刷印好的箋譜被一搶而空。這套《北平箋譜》也引起各方關(guān)注,國家圖書館當場決定購買收藏這套《北平箋譜》。
《蘿軒變古箋譜》
年代可考最早的箋譜
箋紙自南北朝源起以后,一直是文人雅士鐘愛之物。其中,明代天啟六年吳發(fā)祥印刻的《蘿軒變古箋譜》是目前有年代可考的最早一部箋譜,不僅刻印精良,色調(diào)和諧,尤以拱花版的刻制極具特色,成為中國早期木版彩印精品。廣陵書社歷時數(shù)載,影刻精雕,再現(xiàn)《蘿軒變古箋譜》原譜神韻。
這套《蘿軒變古箋譜》分上下兩冊,上冊九十八面,卷首有天啟丙寅顏繼祖自撰小引,目錄列畫詩、蕓藍、飛白、博物、折贈、琱玉、門草、雜稿八目;下冊九十面,目錄列選石、遺贈、仙靈、代步、搜奇、龍種、擇棲、雜稿八目,總計箋譜圖畫共178幅。時人稱之為“翰苑之奇觀”、“文房之至寶”。
在印刷技藝上,《蘿軒變古箋譜》是“拱花”技藝代表作。“拱花”就是在經(jīng)過“饾版”套色以后,在平面印刷基礎(chǔ)上,在柔軟的宣紙表面壓印出凸起的暗紋,讓畫面產(chǎn)生淺浮雕效果,大大提高了雕版印刷的藝術(shù)性和觀賞性。廣陵書社的《蘿軒變古箋譜》,再現(xiàn)木版水印拱花技藝。這套作品剛在圖書訂貨會亮相,就引起了專家一致稱贊。
專家點贊揚州圖書
未來升值空間更大
每年1月初在北京舉行的圖書訂貨會,是全國規(guī)模最大的圖書集會,幾乎國內(nèi)每家出版社都會在這次訂貨會上展示圖書。今年,除了《北平箋譜》《蘿軒變古箋譜》,廣陵書社還帶去了近期出版的精品圖書。其中,線裝書就有《宋刻東坡集》《稼軒長短句》《食物本草》《曾國藩詩文選》《黃帝內(nèi)經(jīng)》等,精裝書則有《百衲宋本資治通鑒》《嘉業(yè)堂叢書》《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等。在江蘇展廳,揚州廣陵書社展柜因為特色鮮明,受到了觀眾熱捧。
新聞發(fā)布會還邀請到中國書店出版社總編輯馬建農(nóng)、三晉出版社副社長原晉進行專家點評,他們不僅是出版界的專家,也是收藏界的學者。他們都推介說,廣陵古籍刻印社和廣陵書社的作品,現(xiàn)在的價值很高,因為凝聚著世界“非遺”雕版印刷的獨特技藝,每一套書中都蘊含著無與倫比的文化信息含量;這些圖書的收藏價值更高,在未來會有更大的升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