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智慧熊

    智慧熊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智慧熊小程序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生態修復劃分五區 京津冀環保首次劃定治霾“紅線”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1-05??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近日,由國家發改委、環保部聯合編制的《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規劃》明確了未來幾年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一系列目標任務,并首次給京津冀地區PM2.5的排放劃定“紅線”。國家發改委就此專門召開媒體通氣會,國家發改委環資司、農經司有關負責人就《規劃》里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在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兩方面的分階段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了專門解讀。

  主體功能區下好“一盤棋”

  “大氣污染、水污染等問題是當前及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環資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京津冀地區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快推進生態建設和污染治理,取得積極成效。但同時,京津冀地區也是全國水資源最短缺、大氣污染、水污染最嚴重,資源能源消費過度、環境與發展矛盾尤為尖銳的地區。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強調,此次《規劃》劃定了嚴格的生態紅線、空氣和水質量底線以及資源消耗上限,并且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強環境分區管治,構建符合主體功能區定位的環境政策支撐體系,對不同主體功能區實行差別化的區域政策和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強力推進生態建設和污染治理的重點任務。

  環資司有關負責人強調,《規劃》編制始終堅持“一盤棋”思想,確定了生態環保的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明確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重點領域,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生態環保方面率先突破指明了方向。

  率先突破環保領域五大任務

  據了解,《規劃》將率先對合力保障區域水安全、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積極改善土壤和農村環境、強化資源節約和管理、加強生態環境監管能力等環保領域5方面重點任務進行突破。

  “京津冀地區部分環保目標較國務院頒布的‘大氣十條’‘水十條’確定的目標有所提前。”環資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到2017年,京津冀地區PM2.5年平均濃度要控制在73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PM2.5年平均濃度要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左右,比2013年下降4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削減,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大幅減少,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同時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斷面比例下降16個百分點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達標率達到73%,基本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

  京津冀地區將如何防治大氣污染?《規劃》明確,通過嚴格環境準入和排放標準,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優化,從源頭到末端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同時,加快發展清潔能源,推進煤炭清潔利用,通過發展公共交通、統一燃油品質、淘汰黃標車等手段防治機動車污染。

  據了解,《規劃》還明確要加強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加強生態環境自動檢測體系建設,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控、地面環境自動監測網的優勢,擴大對大氣、水、重點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生態環境的動態監控,逐步實現國家、省、設區市、縣、鄉鎮五級政府環境質量動態監測全覆蓋。“通過環境監測信息共享和數據應用,實現環保法律法規在各級政府的壓力傳遞和剛性執行,促進京津冀環境質量不斷改善。”這位負責人說。

  “體制機制創新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率先突破的重要保障。”該負責人表示,在借鑒已有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基礎上,《規劃》主要通過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機制、京津冀地區水資源統一調配制度、跨區域聯合監察執法機制、區域應急協調機制四個方面著力,系統建立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機制。

  生態修復劃分五區各有側重

  “在區域面積21.6萬平方公里的京津冀地區,北部是防沙治沙的重點區域,也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水土保持區;西部的太行山和北部燕山等山脈,構成重要的生態屏障;南部的黃、海、灤河沖積平原,是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地下水超采嚴重;東部的渤海灣,濱海濕地嚴重萎縮,自然岸線大幅度減少,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日益突出。”國家發改委農經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道,綜合考慮區域的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生態系統完整性、主體生態功能、生態建設措施的相似性等因素,以縣(市、區)為基本單元,《規劃》將京津冀地區分圍京津保地區、壩上高原生態防護區、燕山-太行山水源涵養區、低平原生態修復區和沿海生態防護生態區五個區域,并按照不同區域特色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

  據了解,五個區的生態保護修復各有側重。京津保地區突出強化城市生態空間保障功能;壩上高原生態防護區突出強化防風固沙和涵養水源功能;燕山-太行山水院涵養區突出強化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低平原生態修復區突出強化農田生態保護、農村宜居功能;沿海生態防護區突出強化維護海洋生態服務,保障海洋生態安全功能。

  與環境保護領域相同,《規劃》同樣提出了生態保護修復的分階段建設目標。到2017年,重大生態工程全面實施,區域生態惡化趨勢得到遏制,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遏制,河湖和海洋生態功能得到修復。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大幅度增加,“三化”(退化、沙化、鹽堿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濕地保護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山水林田湖”的生態功能得到改善。到2030年,區域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區域生態系統基本得到恢復。

  據農經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規劃》提出了京津冀生態保護和修復的6項重點任務,包括京津保中心區過渡帶成片林地建設、重點湖波和濕地保護與恢復、水源涵養林和防風固沙林建設、沿海基干生態帶建設、環首都國家公園建設、綠色宜居城市建設。其中綠色宜居城市建設中將部署新建和改造一批下凹式綠地,提升城市綠地匯集雨水、補充地下水、凈化生態等功能,“這項措施旨在解決大量降水后城市出現內澇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規劃》還在制度約束上提出了3項明確要求。首先對京津冀地區設定了生態系統紅線,劃定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等生態系統紅線,通過嚴格用途管制、建立完善管控制度體系、拓展和提升生態空間質量等多種措施,確保生態空間不減少,紅線用途不改變,生態功能不降低,努力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其次是建立健全京津冀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同時完善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再次,深化林權制度改革,例如簡化林木采伐審批環節、積極開發適合林業生態建設特點的信貸產品、完善森林保險制度提等。

  據該負責人介紹,按照《規劃》要求,國家發改委會同財政部、林業局、農業部、水利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張承地區生態保護和修復的指導意見》,專門對河北張承地區的生態保護修復做出部署。明確到2017年,懷來、涿鹿、赤城、豐寧、灤平、興隆6縣建成京津冀區域第一道綠色生態屏障。指導意見明確張承地區將建立區域間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搭建區域生態協商平臺,統籌考慮生態補償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建立市場化補償方式,提升張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