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時代脈搏
洞察行業革新
作為2015年的熱詞之一,“互聯網+”受到了各行各業的關注和重視,在教育界和出版界也不例外。對于本屆論壇聚焦“‘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教材變革”,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樊希安表示,這一主題開宗明義,抓住了時代脈搏,希望交流活動能夠切實推動高等教育教材的創新與發展,全國出版社教材經銷商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進行交流,溝通信息,共謀發展。
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范軍看來,本次論壇對于教育界和出版界來說具有積極意義。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教材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興國戰略中具有特殊地位。而高等教育教材的出版不僅是學校教育、科研水平及成果的重要反映,也是國家科技文化積累的重要組成部分及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原秘書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張晉峰則表示,論壇的主題不僅抓住了時代脈搏,也洞察到了行業的革新。他認為,隨著“互聯網+”被應用得越發深入,催生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則、新的格局和新的改變,在線教育、數字教材已經成為傳統教育行業、出版行業轉型的重要方向。“我們在這里探討的不僅是‘互聯網+’時代教育教材變革,更重要的是在思考和探索教育界、出版界在面對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時究竟走哪條路?怎么走?要如何轉型發展的問題。”
論壇上,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清華大學出版社社長宗俊峰等作了主旨演講。與會嘉賓一致認為,在高等教育教材發展方面,需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互聯網技術手段,使“互聯網+”在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并要重視優質教育資源的利用,把“互聯網+”作為提高教材質量的重要手段,加速優秀教材的數字化,不斷推進教材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數字教材資源的使用效率,促進教育公平。
順應數字化發展
構建新的商業模式
在論壇上,新華書店總店旗下的“新華智庫1937”首次發布了《中國高等教育教材信息化發展報告》,報告從高等教育發展環境、教材建設背景、教育平臺戰略布局、在線教育業務模式、教育教材贏利模式等角度剖析數據,展現了高等教育在線平臺的發展情況、教育出版社數字資源建設發展趨勢、大中專教材可供品種數字資源發展趨勢等。
為推動教育教材數字化發展,在本次論壇上,“全國大中專教材網”新版正式上線,其將出版了近40年的紙質版《全國大中專教學用書匯編》功能數字化、網絡化、信息交互化,將全國200余家出版社出版的數十萬種大中專教材信息盡收眼底,品種齊全、分類詳盡,成為構架在出版機構、經銷商和院校師生間的教材使用橋梁。新華國采教育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論壇上宣布正式運營,網站的上線和新公司的成立展示出有著80年歷史的新華書店總店產業轉型發展的新探索。未來,新華書店總店將在國家文化戰略的框架之下,構建新的商業模式,規劃新的產業鏈,探索新的發展路徑。
與論壇同期舉辦的“2015年全國優秀教材經銷商”和“2015年全國大中專教材金牌編輯”評選活動也在論壇上舉辦了頒獎儀式。通過對全國多家參選單位的認真遴選,共授予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恒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蘭興達圖書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等40家大中專教材經銷商“全國優秀教材經銷商獎”和“服務創新經銷商獎”。
“2015年全國大中專教材金牌編輯”作為本屆論壇首次設立的評選活動,評委會綜合編輯的專業性、創新性及市場反饋等因素,從600余名報名編輯中,經過初選、網絡投票、微信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遴選出46名“金牌編輯”。其中,機械工業出版社舒恬、化學工業出版社王文峽等“金牌編輯”代表在論壇現場進行了熱情洋溢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