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描關注
    紙引未來網公眾號

    紙引百科-訂閱號
  • 紙引未來網紙張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客服QQ
    客服QQ:1708923858
    客服QQ:3620323674
    客服QQ:401369780
    客服電話:020-82025252
  • 020-82025252
  • 查看抖音

    抖音掃碼關注

  • 掌上紙引未來

    微信掃碼

    紙引百科-手機版首頁

    手機版

    紙引百科-紙引行情

    紙引行情

    紙引百科-紙引匯采

    紙引匯采

    紙引百科-智慧熊

    智慧熊

 積分商城 商務中心 |
紙引未來網
快速找貨
紙引未來網-智慧熊小程序

紙引行情-小程序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印刷新聞 ? 正文

國內首家校級“微文化”研究機構成立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14??來源:互聯網??作者:紙引未來
核心提示:
微博、微信、微商、微電影、微運動、微公益……“互聯網+”時代,微型碎片化信息極速傳遞著,各類“微文化”無處不在,這對社會關系、生產關系和文化生態會帶來怎樣的變化與影響?11日,華南師范大學成立了全國首個校級“微文化”研究機構——“華南師范大學微文化研究中心”。隨后,以“微時代與大轉折:崛起中國的文化研究”為主題的會議,吸引了來自北京大學、華師等40多位專家學者,對數碼轉型時期的重要文化進行了探討。

    今明兩日舉辦首屆學術研討會     據悉,微文化研究中心聘請了北大中文系教授樂黛云、洪子誠,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汪暉,斯坦福大學東亞系教授王斑等國內外7位學術顧問。微文化研究中心將致力于在數碼轉型時代下,文化研究理論新范式的構建與實踐新可能的探索。根據定位,該中心將被打造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文化研究重鎮。今明兩日,華南師范大學微文化研究中心首屆學術研討會將在華師舉辦。     “‘互聯網+’時代呼吁系統性的‘微文化’研究!”據騰訊微信在今年10月發布的《2015年微信生活白皮書》稱,今年9月微信平均日登錄用戶達到了5.7億人,其中在一線城市滲透率達93%,二線城市達69%,三線城市達43%;新浪微博公布的數據也透露,今年9月其注冊用戶數量也已突破2億。     有統計稱,當前世界上超過一半的人口使用手機或互聯網;而智能手機與4G網絡的結合,使得數以億計的手機用戶成為一個移動終端或平臺,當代社會正置于“一個被數碼與網絡締造的‘微文化’大潮之中”。     但目前,社會各界對數碼轉型可能帶來的顛覆性影響尚缺深入而系統的思考與探究。微文化研究中心便是基于“互聯網+”時代而組建的。華師文學院院長陳少華指出,除了將新的文化現象納入研究領域外,微文化研究中心的創新性還體現在為轉型期社會提供的獨特性思考上。     “微時代”帶來新的文化挑戰       當前,“手機一族”正在構建“拇指一代”。巴黎索邦大學教授、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米歇爾·塞爾認為, 現代人的大腦、空間感、語言、認知以及教育方式這一切都被深刻改變,繼五千年前書寫文字被發明、五百年前歐洲印刷術的推廣之后,人類正在經歷第三次符號大革命。     微課盛行,微家教也造就了新一代創業公司的誕生。昨日微文化研究中心的合作機構、“輕輕教育”聯合創始人胡國志現場分享了O2O環境下為家庭提供個性化學習的服務方案。認為互聯網技術改變了以往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進而改變了市場的供需關系。正是這個微項目,讓他與另一知名教育創始人一同辭職,并實現了在1年內4次成功融資。     微文化儼然已拉開了社會文化日趨碎片化的大幕,它用比以往更加激烈和更為有力的方式顛覆了傳統。“低頭一族”盛行,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往正在被人與裝置界面的交往所取代。“這表明我們是要在這樣一個以微、碎、獨為特征的小時代中,重提整體視野和宏大敘事。”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微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滕威表示,“這是我們當下一個全新而迫切的文化挑戰與議題。”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