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造紙業在拓展市場上面臨機遇和挑戰,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在國家《造紙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了產能“控制總量”的大方向,同時要求繼續加強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達到淘汰制漿造紙落后產能1000萬噸的目標,環境保護方面政策整體趨嚴,會迫使企業加大投入導致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上升。據了解,環保部下一步要加快推進制漿造紙企業中控設施建設,加強對造紙企業生產過程的管理,行業面臨的產能淘汰任務和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
在經濟發展增速減緩的背景下,市場空間盈利空間不斷收窄,市場競爭趨向,市場價格總體水平會較目前略有,但幅度不會很大,整體表現仍會在低位運行,造成利益能力下降,甚至虧損。那么,“十二五”之后,我國造紙企業發展之路要怎么走呢?
1、以競合與整體化調控應對經濟增速放緩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中國造紙的競合與整體化調控,以新的模式持續穩定發展,是時代向前與生產力進步的一種必然過程和發展趨勢,“產業結構調整”、“節能環保”、“林漿紙一體化”等熱詞也是行業企業面臨的發展任務,企業應當順勢而為,做與環境協調的、具有先進的科學管理和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現代造紙企業,注重長期穩定發展。
2、以優化資本結構進行環保改造
在國家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的政策背景下,造紙企業勢必將在環保方面花費更多的資金,企業的成本將會進一步增加。面對企業負債率和財務成本過高的現狀,要優化資本結構,化解財務成本壓力。除大力實施資產重組,還應從單純產品生產模式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實現雙輪驅動,使資本密集型傳統制造業與生產服務型產業相配套。
造紙及紙制品行業去產能化階段,是行業進行結構調整的關鍵時,要加強競合大型先進產能。龍頭企業有能力通過自主創新,進行產品結構的變化升級,提升工藝水平,平穩度過特殊時期。對于健康的大型造紙企業而言,應當找準自身定位,利用資金、技術及規模優勢,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有望獲得新的市場份額。
3、通過開發市場避免產能過剩
這幾年,部分企業選擇發展品種過于相同和集中,致使部分產品產能發展失衡,造成部分紙及紙板產品結構性、階段性產能過剩問題凸顯,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造紙企業應當通過開發市場、避免同質化競爭來達到提升的目標,順利完成轉型升級。在轉型升級、技術創新的大背景下,為尋求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要整合調節國內市場,減少行業間內摩擦,共同協商國際國內產業分工,合理支配資源環境與平衡產業結構,減少行業壓力,共同創造,和諧發展,使中國紙業在國際國內形成新的格局。
轉型升級,對每一個造紙企業都是考驗,要從社會責任、綠色造紙、市場營銷等方方面面做出重大改革,只有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升級,才能引領市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