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民營書業(yè):融合發(fā)展實現(xiàn)1+1>2
由國有出版或發(fā)行單位控股、民營策劃公司參股合資成立圖書公司,是出版界實現(xiàn)融合的一種重要形式。有人將這樣的融合比喻為抱團取暖的“婚姻”。那么“婚姻”的雙方怎樣從傾心到牽手,婚后怎樣生活,雙方收獲幾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國有方:欣賞“有志青年”
由于自身條件有別,對“另一半”的期望不同,國有出版單位和民營公司的“擇偶”標準也大不一樣。目前,江蘇鳳凰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擁有5家與民營合作的公司,公司總編輯助理樊明說,在選擇合作的民營圖書公司時,該社十分慎重,進行了仔細地考察、比較、分析和研究。他們最欣賞有志向進一步做強做大,也愿意為此付出更多努力的民營公司。就好比是潛力股,或者“有志青年”。用該公司原副總編輯杜辛的話說,國有企業(yè)很看重民營公司一把手是否真正熱愛圖書、有無理想等素質。
當然,民營公司的選題策劃方向要和出版單位優(yōu)勢互補。同時,民營公司的體量大小也是考慮因素。正如樊明所說,合作的民企要有一定的發(fā)展基礎,不可過小,也不可過大。過小,達不到預期效果,過大,合作時需要投入的資金量太大,國企方面也無力投入。
民營企業(yè)普遍具有靈敏的市場反應機制,極具活力,這是國有出版公司所欠缺的,也是國有企業(yè)樂于與民營公司融合的前提。新華文軒公司是由四川新華發(fā)行集團控股的公司,公司宣傳負責人楊濤介紹,民營股東在股東大會上往往能發(fā)揮糾偏功能,使公司的經營決策更加市場化,這符合雙方在合作之前的預想。
民營方:看重專業(yè)背景
在市場化進一步加劇的今天,民營圖書策劃公司“擇偶”的初衷是抱團取暖,抵御風險,爭取資源,爭取機會。如果單純從尋找資金的角度而言,民營公司可以選擇有實力的,但不是出版行業(yè)的上市公司,但是,為什么民營方大多選擇了與國有出版單位的融合呢?
這與國有出版的“專業(yè)背景”息息相關。與江蘇科技出版社合作的鳳凰含章公司總經理于飛翔說,相對于單純的資本合作,國有出版單位的專業(yè)背景對他們的吸引力非常大。他說,與出版社合作成立公司之前,困擾其發(fā)展壯大的問題不少。資本不足當然是個問題,由于圖書銷售行業(yè)賬期多長達3個月,回款速度非常慢,圖書公司要擴大再生產就要不斷投入現(xiàn)金,從而造成“永遠在投入”的缺血狀態(tài)。不過,行業(yè)內國有單位的資源優(yōu)勢和專業(yè)優(yōu)勢就是普通風險投資所不具備的了。于飛翔說,由于國有出版單位的專業(yè)背景,在具體工作過程中,公司可以得到戰(zhàn)略規(guī)劃、規(guī)范化管理、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實行等方面的悉心指導,而且還可以近距離學習國有出版單位的經營之道,這些都十分珍貴。
傾心牽手得來幸福生活
國企與民企合資成立公司后,一般由國有出版單位負責人擔任新公司的董事長,原民營公司的負責人擔任總經理,國有公司向新公司派出財務總監(jiān)。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合作雙方都對“牽手”表示滿意,認為融合達到了“1+1>2”的效果,未來前景看好。
于飛翔說,合作之后,感覺很好。公司每年要制訂商務計劃,要制訂幾年規(guī)劃,更有方向感了。公司可以按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運作,也更規(guī)范,更有利于長遠發(fā)展。江蘇科技出版社財務總監(jiān)王建新說,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必須加強監(jiān)理。以往,民營公司對財務報表和交稅方面的規(guī)范管理不重視,融合成立公司后,新公司交稅額大大增加,原民營公司方面很“心疼”。在這方面,國企一方進行了反復溝通和耐心說服,慢慢地雙方就達成了共識。另外,對于原民企而言,與國有出版社合作后可以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參評國家重要獎項,這些都提升了能力,增強了自信心。
杜辛介紹,與民營公司合作后,江蘇科技出版社學到了民營公司的活力,表現(xiàn)在圖書產品上就是,圖書成本降低了,每年將近10萬冊的暢銷書多了起來,圖書形式更活潑了,封面更親切了,圖片更漂亮了,文筆更生動了,定價更親民了,針對性更強了。幾年來,江蘇科技出版社經常組織新編輯到合作公司進修學習。每次進修學習都對新編輯啟發(fā)、觸動很大。
當然,雙方在“婚后”的收獲還有很多。于飛翔則表示,新公司迅速發(fā)展壯大,與跨所有制的融合關系密切。因為,在做大的項目時,由于出版社可以給予新公司現(xiàn)金流拆借,進展更快更順利了,由于出版社擁有充足的書號,公司策劃的圖書項目可以更多地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