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聯網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營銷模式
蒼南縣地處浙閩交界的東海之濱,原是一個偏僻窮鄉,人均只有兩分耕地。過去交通不發達,跑到省城杭州需要兩天時間。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號稱十萬大軍的蒼南業務員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靠“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的敢為天下先的“四千”精神,身背印刷業務樣品包,憑著“一張嘴,兩條腿”,從全國各地拿到一張又一張印刷業務訂單,硬是把一個“原材料在外,市場在外”的印刷包裝業做成蒼南縣的支柱產業,年產值達到100多億元。蒼南印刷業在全國贏得很高的知名度,蒼南縣龍港鎮還被中國印刷技術協會授予“中國印刷城”的金名片。
進入新世紀后,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進一步加快了信息在全球范圍內的傳遞和擴散,徹底顛覆了蒼南印刷業依靠“一張嘴,兩條腿”的“四千”精神的營銷模式。除了少數印刷企業與客戶間已經建立相互信任的長期合作關系外,現在繼續用“一張嘴、兩條腿”跑訂單的營銷模式,基本上已經很難拿到業務了。
首先,互聯網使印刷營銷更具快捷性。過去,蒼南印刷業務員依靠“四千”精神開拓業務,每次出去,要坐汽車、輪船,乘火車、飛機,“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來回至少半個月至一個月,有時個把月拿不到一份訂單,要在外地待上好幾個月,想盡一切辦法打通關節,耗時又耗力,還不一定能拿回訂單。互聯網使印刷營銷距離變短,“零距離”、“無時差”、“短平快”地把企業和客戶緊密地互聯在一起。印刷業務員只需在家坐在計算機前,動動鼠標就可以與世界各地的客戶洽談業務,既方便又快捷,能及時掌握和了解外部世界呈現的瞬息萬變的情況。
其次,互聯網使印刷營銷更具選擇性。過去,蒼南印刷業務員在外跑業務,靠親帶親,戚幫戚,每個業務員在親戚朋友的幫助和指導下,跑到自己比較熟悉、有關系的某個地方尋找商機,爭取拿到印刷業務,營銷接觸面很窄,能夠拿到業務就很高興,對客戶沒有更多選擇。互聯網突破了國家、地區的界限,使整個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營銷接觸面更寬,業務來源更廣,企業可以選擇優質客戶,客戶也可以選擇優秀的生產廠家,“貨比三家”,互聯網使印刷企業與客戶之間更具選擇性。
另外,互聯網使印刷營銷更具直接性。過去,蒼南印刷企業一般都依靠業務員從外地拿訂單做加工服務,賺取加工費,對業務員與客戶之間的關系不過問。網絡營銷使生產者與消費者可直接聯系,大大降低了傳統的中間印刷業務員存在的必要性,從而顯著減少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
二、積極探索建立互聯網營銷新模式
互聯網的廣泛運用,催生了蒼南印刷營銷方式最深刻的變革。互聯網營銷能力成為印刷業務員拿訂單的關鍵。那些經過“四千”精神歷練的老板,深知產品營銷在企業生死存亡和發展壯大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對激烈的競爭,全新的市場和技術,處于微利時代苦尋商機的蒼南印刷人,開始利用互聯網思維做生意,并進行了積極、大膽、有益的探索,逐步建立起不同于以往的銷售架構和運作模式。
1、建立印刷包裝專業網站
建立企業網站是利用互聯網開展印刷營銷活動的基礎。蒼南印刷企業已經意識到大數據是手中的重要資源。有的已運用計算機技術開發出自己的網站系統,引進更多的客流;有的依靠阿里巴巴、環球資源等平臺,開展電子商務,進行網上接單,網上交易。許多印刷企業通過建網站將自己的服務項目、產品內容、企業文化等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宣傳,建立自己企業專業的營銷網絡平臺。同時,把銷售人員與目標市場有機聯系起來,進行科學合理地細分。他們把國內市場按地域劃分為幾大片區,或按酒盒、藥盒、食品盒、禮品盒、日化用品盒等不同包裝盒劃分為幾大類。這種按區域和產品種類不同劃分專業市場建立的網絡,便于對市場和產品進行分類分析和指導聯絡。專業的營銷市場網絡使銷售工作錦上添花,上了一個臺階,更容易把握和開拓。做外貿的企業,建立外貿營銷專業網站,向全球五大洲聯系印刷業務。例如全國印刷百強富康集團,投入巨資建立了企業的網站,分國際銷售部和國內銷售部兩大塊,開展印刷業務的銷售工作。國際營銷部就有60多人,有專門洽談接單的,有專門負責產品打樣的,有專門負責產品財務結算的,有專門負責下單生產的,一環緊扣一環,一個外商客戶有好幾個人跟單服務。客戶的任何需求,營銷部成員都能在第一時間得知并作出快速反應,實現了網上接單,文件網絡傳送,遠程屏幕簽樣。公司還依托網絡軟件實現ERP管理,實現了數據共享,提升了企業內部核算水準,大大縮短了印刷生產周期。目前,該集團公司的國內外印刷包裝業務70%以上實現網上接單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