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印網創始人兼CEO張紅梅介紹,網站自建系統包含印前、印刷、物流、支付等多個環節的在線服務。陽光印網欲以互聯網方式改變傳統行業中信息不對稱、服務不規范的問題。
張紅梅指出,消費互聯網化正在向產業互聯網化演變,O2O概念已經全面滲透傳統行業。傳統產業這塊凹地將因互聯網得到徹底的改變。張紅梅是最早發現這一演變進程的人。這給張紅梅的陽光印網帶來了新的機會。
連續創業的經歷
張紅梅是一個跨界連續創業者,從1992年創辦第一家企業到陽光印網,她曾先后創辦印刷公司、投行公司。
1992年,張紅梅創辦一家印刷公司。在1999年,互聯網剛在中國興起,她敏感地開始嘗試基于互聯網的印刷方式,但是由于當時互聯網基礎設施技術不成熟,支付系統不完善等,她的嘗試并不成功,敗下陣來。
2004年,張紅梅創辦了北京鳳凰盛世資產管理公司,主要經營資產處置業務。
2011年,置身投行的張紅梅始終關注著互聯網世界的發展,深入研究中國印刷業互聯網化的新途徑,經過長年對國內本土市場的分析,以及對歐美市場同類公司的商業模式研究后,張紅梅把握時機,開始籌辦陽光印網。到2012年,陽光印網正式上線,把中國傳統的印刷業務搬到互聯網上。
在張紅梅看來,印刷行業有先于其他傳統產業被互聯網化的優勢,其原因在于印刷行業是最先與PC、互聯網產生關系的傳統企業。印刷品的設計制作很早已開始用電腦來完成了,印刷行業的人們有用電腦工作的習慣。
張紅梅認為,印刷行業已經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同時這一行業規模仍在快速發展。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1月至10月,印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與2013年相比,增長10.2%。
在張紅梅看來,供應商企業與陽光印網合作能夠達到互惠互利的效果。一方面,陽光印網補足了供應商的富余產能;另一方面,陽光印網可以給予傳統印廠營銷能力弱的狀況很好的補充和支持。因此,張紅梅認為,所謂的工業互聯網化,并非每個企業都要做互聯網平臺,而是可以通過與互聯網平臺對接,改變自身的生態環境。
陽光印網是怎么做的?
張紅梅認為,印刷行業的互聯網化是一種顛覆,而非優化。從傳統邏輯上來說,優化是僅僅做出了技術上的改造。但是陽光印網在整個工作流、信息流以及供應流上的做法和傳統行業都是完全不同的。
在設計服務方面,陽光印網首先將產品標準化,并與工作流進行切割、重建納入程序。產品按照尺寸、紙張、克數、顏色甚至工藝等緯度標準進行拆分,規類圖示,方便用戶操作。
然而,印刷品的標準化并不容易。僅以名片為例,該種類產品的工藝、材質多樣復雜。張紅梅表示,在國內印刷品的標準化很困難,陽光印網要做到的是在需求多樣化和產品標準化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擴大訂單量是支持這一平衡的最佳途徑 “如果能夠面廣量大的接納訂單,將多樣化的巨量訂單納入我們的分類程序,那么就可以形成一個個標準化訂單,多樣性,個性化也得到滿足,既可以到達目的地,又能為客戶省錢”。
為了保障服務質量,陽光印網對供應商設置了一套篩選和考核標準,如果服務質量、效率不達標,將更換更好的供應商。據張紅梅介紹,目前陽光印網的次品率是行業最低值。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一方面是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另一方面是公司有嚴格的質量跟蹤服務體系。陽光印網在每一個工作節點上都設有進程預警和事故預警功能。
除了高質量、低次品率,和傳統行業相比,陽光印網的價格優勢頗為明顯。據透露,該網站的產品價格低于傳統市場30%。而在公司盈利上,陽光印網通過系統對訂單進行整合、分類、合并同類項,并自動分發印刷,給了公司很大的盈利空間。
流程控制是核心競爭力
張紅梅認為,對于陽光印網來說,流程控制是其最核心的競爭力。在印刷行業,尤其要有嚴格的流程管理,否則會出現很多紕漏。而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流程控”,對于流程、細節很嚴謹。
在張紅梅看來,傳統行業互聯網化不同于一般的電商,陽光印網在中間做了很厚的一層服務,這層服務要用非常精密的供應鏈管理、信息流管理和更高效的工作流把它們串起來。“當這些你都做不到,只做個網站放在前臺那是沒用的,只是個擺設”。
陽光印網已經完成B輪數億元人民幣融資。 陽光印網方面透露,未來公司將著重發展四個方面:第一,覆蓋更多區域;第二,擴大產品品類,整合優化供應鏈體系;第三,加大市場推廣力度;第四,逐步進軍海外市場。
事實上,陽光印網已經在今年5月正式進軍美國市場,并已有上百單的訂單量。張紅梅表示,美國的印刷電商平臺較為刻板、不夠人性化。陽光印網在美國市場提供的服務要優于美國本地其他平臺,因此客戶忠誠度也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