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一步提升我國食品包裝機械行業的整體實力,使其在國際化潮流中能夠參與角逐、追趕國際水平,業內人士認為三個方法:
1、培育發展高端設備制造業,打造行業知名品牌,是做大做強食品包裝機械行業的必由之路。
2、提高產業發展質量與效益,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目前,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出口量還很小,去年還有13.5億美元的逆差,說明相當部分尚處于靠簡單加工和靠廉價勞動力增效的產業低端,需要走的路還很漫長。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規模總量看似還可以,去年達1825億元,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品利潤水平很低,再加上物價上漲、能源相對短缺、環保要求高等多重壓力,產品原有的比較優勢逐漸弱化,而比較劣勢日益凸顯。
3、加強產業共性技術研究,是提升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創新能力的堅強保障。據李樹君介紹,目前,我國食品和包裝機械行業共性技術研究滯后,且缺乏有效體系和機制,缺乏整體規劃和政策保障。近幾年,為滿足產業發展對共性技術的需求,一些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呼吁并采取積極措施加強了對共性技術的研發,但囿于體制機制和商業利益等原因,使得其共性技術研究不能形成規模,而且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對于如何發展國內科技水品,改善機械技術水平,這還有待專家作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