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印網創始人張紅梅May在構建這個印刷電子商務網站時,考慮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如何利用互聯網解決用戶的痛點,并且重塑整個印刷流程。
一、“流程控”能滴水穿石 “互聯網+印刷”的本質是革命性的
有著20余年傳統印刷業經驗的張紅梅,在看到了可以開啟印刷互聯網化新模式大門的時候,毅然決然的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2011年成立陽光印網后,張紅梅并沒有急于讓網站上線,而是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去打造陽光印網的后臺。
相比于其他先會被人看到的前臺界面,張紅梅認為如果后端沒有做好,整個工作流、流程控制、信息流沒有建立好的時候,是不能全部開放的。她說:“傳統行業互聯網化與一般的電商不太相同,因為我們中間做了很厚的一層服務,這層服務要用非常精密的供應鏈的管理、信息流的管理、工作流的管理把它串起來。當你形成不了"流"的時候,開放前臺是對客戶不負責任。”可以說在這1年半的時間里,陽光印網對商業流程重新梳理的重視程度要大于平臺的技術研發!
然而,陽光印網對流程的梳理并沒有止步于它的正式上線。好比大型游戲的內測系統,在陽光印網上線伊始,流程控張紅梅便明確意識到,網站這時更適合面向“骨灰級玩家”開放。盡管陽光印網那時的系統,其實已經給“懂行的老用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比如通宵趕稿的設計師可以夜里上傳文件,而不是要熬到早上9點等印刷廠上班再下單。
經過了這些極其細致的流程優化,陽光印網不僅將原本千差萬別的印刷品合理的進行了標準化,這樣的改變更適合于對印刷不甚了解的中小企業客戶操作下單,讓陽光印網的印刷系統變得越發普適化、平民化。
二、“流程控”給陽光印網帶來的諸多益處
當流程控張紅梅將印刷系統重新梳理后,陽光印網與傳統印刷最大的區別便是,業務流變快了。較之傳統印刷廠,可能20~30單就是一個廠子每日可處理的最大數量,而陽光印網日處理的訂單達數千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提升算幾何量級的了。對于此,張紅梅把它歸功于一套更科學的互聯網印刷流程以及服務于這個新流程的完整IT系統。
但是效率高并不等于質量糙。陽光印網的質量跟蹤服務體系和科學的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流程讓客戶對印刷品的質量都表示了滿意。同時,依托于這種管理方法,陽光印網的合作供應商們也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達到了陽光印網、客戶、陽光印網供應商三方共贏的狀態。
據張紅梅介紹:“陽光印網合作信用好、不欠款、訂單量大、文件規范等特點,決定了這個平臺在供應商處擁有最大的議價權。并且由于陽光印網將印刷行業服務鏈條明顯縮短,除去了很多原本就不該存在的“扒皮”環節,從而讓陽光印網的價格低于傳統市場近30%。”另外,記者研究了陽光印網的產品線,作為電商平臺,陽光印網的用戶可以得到全品類的印刷品及其他各類市場營銷物料的一站式服務。
三、一脈相承的“流程控”將繼續“控”下去
事實上,早在張紅梅做投行的時候,她就被身邊的人冠以“細節控”的名頭。那時,她身邊的秘書說:“張總是個非常摳細節的人,我特怕給張總看文件,那么多的文字,居然連我錯了一個字、一個標點都能看出來”。
張紅梅的“流程控”感染著整個陽光印網團隊,甚至有了“打造全員流程控”的口號。如果我們用習慣的思維來理解它的話,或許正是因為有著這樣一絲不茍的精神,才能讓陽光印網捋順那些異常復雜的印刷流程;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嚴謹的精神,才能夠讓陽光印網做到行業領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