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初具規模
今年6月6日,市縣兩級政府重點建設的文創項目浙南海西文化創意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據了解,浙南海西文化創意產業園是蒼南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位于縣城新區春暉路與仁英路東南角,總投資近2億元,由縣公共事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投資建設開發。園區建成后,包括展廳、文化超市、辦公樓三部分功能建筑,計劃將有35家國內著名創意機構及本地文化企業入駐,并將對接海西平臺,發展書畫藝術品、品牌研發、產品設計孵化、廣告傳媒、知識產權交易等多個文化創新產業。打造集會展館、創意設計中心、浙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大超市、文化藝術培訓中心和海西書畫院等六大功能于一身的“浙南海西文化創意產業園”,做大做強蒼南對接海西經濟的文化創意產業。加大在文化產品設計、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運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創意引領為核心,將創意理念融入到工藝品、文具、徽章工藝、剪紙、礬塑、夾纈、甌塑、甌繡等傳統產品中,拓寬蒼南文化創意產業。
近年來,蒼南縣正在培育或已經培育一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文化園區,已建成的有龍港印刷包裝產品生產基地、“中國臺掛歷商貿城”、印刷包裝工業示范園區、文具禮品生產示范園區、臺歷掛歷加工示范園區等12個。正在培育形成的文化產業園有礬山礬礦文化產業園、碗窯古村落甌瓷文化園、五鳳茶村文化園、岱嶺畬鄉民俗風情園、霞關媽祖文化園。2011年,龍港印刷包裝產品生產基地被授予溫州市優質產品生產示范區稱號。這些示范基地和產業園區的建成,為蒼南縣文化產業的發展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
2014年,蒼南縣委、縣政府還在縣城工業園區和龍港新城新區建設小微產業園,鼓勵一批上規模,具有較好市場前景、高效能、低污染的新興文化產業入駐小微園,引導小微文化企業專業化分工,協作化、集約化生產。
新興文化產業加速升級發展
蒼南縣在傳統文化產業保持優勢的同時,新興文化產業逐漸嶄露頭角,逐步形成以包裝印刷、商務禮品、臺掛歷、文具等產業優勢為依托,以開發文具、飾品、玩具等動漫衍生產品為主導的文化創意設計、互聯網信息服務、文化藝術服務等新興文化產業業態,提高傳統行業的產品附加值。
浙江聯華印務有限公司在傳統筆記本行業的基礎上設立創意工作室,建立了一支具備國際視野和世界水平的跨國設計師團隊,轉型升級為時尚本冊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遠銷國外市場;溫州海西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在中央美術學院設立文化創意工作室,其公司設計出品的兩個“金尊青花瓶”入選《中國收藏》藝術,備受關注和贊譽。旗下四知堂書院入駐蒼南縣科技創新創業園,該書院集名家書畫、交流展覽、陶瓷藝術品設計研發制作于一體。浙江瑞豐印業從傳統印刷企業轉型成為藝術品專印創意企業,其名下的簡廬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出品的高仿真書畫、高仿真油畫、裝飾畫等文化產品,遠銷海內外,被省文化廳授予十大文化創新產業。該公司同時與龍泉、景德鎮名家合作致力于瓷器文化禮品開發。電影產業也在蒼南縣悄然興起,2012年以來,以蒼南地域文化為題材,拍攝了《夾纈之戀》、《一個溫州的女人》、《西紅柿紅了》等多部影視作品。北京銀幕地帶文化有限公司入駐蒼南,在蒼南設立了溫州銀幕地帶文化有限公司。溫州唐格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劍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地創新型、科技型文化企業脫穎而出,成為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
此外,蒼南充分挖掘“黃金海岸線”豐富的海洋旅游、抗倭古跡等資源,加快發展濱海古城文化旅游業,先后建成蒼南天福觀光園、日月潭農莊、浙閩臺民族花海生態園、中國航天育種栽培基地、青少年航天科普園、畬族風情香草玫瑰谷、赤溪韭菜園驛站等觀光基地,展現獨具蒼南特色的閩南文化、畬鄉文化、漁家文化等多種文化融合的休閑觀光文化旅游業,發展休閑觀光文化旅游業。商報記者張衡通訊員方建春章顯敏
文化產業規模總量不斷擴大
蒼南縣文化產業主要是以包裝印刷、文具禮品、臺歷掛歷、文化創意、文化旅游、工藝美術、演藝娛樂等產業類型為主。據統計,蒼南縣目前共有印刷企業1518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96家(包括年畫掛歷印刷企業86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724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281家、數字印刷企業4家,其他制版、打樣、裝訂、打字復印等配套企業423家。文具禮品企業110家,文化創意、廣告設計企業65家,其他文化經營單位221家。2013年,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41.94億元,占GDP比重為11.50%,位居全市前列。
近年來,蒼南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蒼南縣“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蒼南縣印刷產業轉型升級和培育發展行動方案》、《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蒼南縣文化產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等相關扶持文化產業政策,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從2013年開始,蒼南縣財政每年安排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基金500萬元,作為新興文化產業項目引進、研發生產等獎勵資金和項目補助。出臺印刷、文創企業參展專項優惠政策,給予參展企業攤位費70%財政補貼,鼓勵印刷、文創企業走出去,積極參加廣州印刷包裝展、香港國際印刷暨包裝展、深圳文博會等國際專業展會,擴大蒼南企業知名度。此外還制定出臺《蒼南縣關于引進和開發企業人才的若干規定》,采取積極引進、高薪聘用、院校定點培育等多種人才培育方式,加大對高層次技術人才引進的獎勵力度,最高獎勵額達100萬元。同時,對引進中科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給予15萬-30萬元的專項人才獎勵。
傳統文化產業集群快速發展
蒼南縣具有明顯優勢的文化產業是印刷業,素有“中國印刷城”之稱。近幾年來,依托龍港印刷產業集群和原材料集聚、產業鏈完整的優勢,通過對傳統印刷包裝產業有效調控,融入科技元素,打造印刷禮品文化產業集群,集聚效應凸顯,培育發展了一批龍頭包裝設計、印刷、復制骨干企業。目前,全縣印刷包裝超億元產值的企業達到24家,有9家印刷包裝企業建立了無區域集團公司,新雅、富康、曙光連續多年入選全國印刷百強企業。
蒼南印刷行業近年來注重產品研發,以提升印刷禮品行業的自主創新、文化創意能力,開拓文化高附加值市場。比如將蒼南夾纈、夾佇漆器、單檔布袋戲、礬塑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印刷禮品行業中,開發衍生產品及相關服務,形成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依托“中國印刷城”、“中國禮品城”、“中國臺掛歷生產基地”等國字號金名片,做大做強每年一屆的“中國印刷工業博覽會”和“中國臺掛歷禮品展銷會”兩大國家級展會品牌,引進計算機直接制版機、高速多色印刷機、全自動印后加工等先進設備,提升蒼南印刷禮品行業的科技含量。進一步打響了“中國臺掛歷集散中心”、“中國臺掛歷商貿城”、“全國臺掛歷禮品生產基地”等金名片,近年來臺掛歷年均產值達15億元以上。